原因有幾點:
1.車流極有可能會癱瘓現有市區主幹道(如省道)
2.政府顯然在現有大眾運輸建設上不及先進國家,財税分配及運用令人不敢恭維
3.該檢討的並不是要不要按里程收費,而是該檢討現行收費站的規劃
4.國1興建幾十年了?為何還需要收費來支應該時興建的財務缺口?
5.公共交通設施本該是社會福利的一環,政府卻拿來當提款機用
我對於高速公路按里程收費感到非常不以為然
因為以台灣目前汽車數量以及高速公路使用量來說
當收費改成一上高速公路就計費,那麼勢必有大批的汽車會盡量避免使用國道
屆時這些短程開車族將會大量湧入目前的省道甚至非主要道路
這種情形在台北.台中.台南.高雄等都會區尤為嚴重
試問?現有都會區的主幹道品質如何?都不塞車了嗎?
或許有人會想,高速公路興建目的不就以長程使用為主嗎?
正常來說還真的是這樣,但那是在都會區本身的道路網或是大眾運輸工具可滿足城市需求下才成立
以國外大多先進國家來說,要嘛人家腹地廣大,提供又大又直的幹道給城市居民
要嘛雖然如台灣地窄人稠,卻提供便捷且相對便宜的大眾運輸工具
因此在先進國家,高速公路的收費我覺得非常合理
因為人家已經提供你很多主要的交通方式,可以快速且便宜的到達目的地
高速公路就真的是長程開車時才會考慮
台灣卻不是如此
台灣為了紓解國1的車流而興建福爾摩沙高速公路
結果除了過年過節,福爾摩沙高速公路的使用率如何?
大家明明知道二高的流量低,行車品質較好,卻還是在擠一高
說明的是目前我們高速公路使用族群有很大一部分是都市間短程的使用者
那為何大家明知一高很塞還是要把車開上去,當然就是你省道及主要幹道交通網品質太差嘛
一堆奇奇怪怪的路段限速40或50公里就算了,車道更是2線道,有時還要和小摩搶
喔還有紅燈不連續造成的塞車...等
因此,有人寧願繞遠點上高速公路去避開交通尖峰的路段
政府在實施高速公路按里程收費之前,有用心去處理這整個環節嗎?
公車系統及大眾運輸建置完整了沒?
連最基本的交通管誌系統---紅綠燈都搞得亂七八糟,你卻還好意思要民眾掏錢?
台灣之所以還沒進入先進國家之林,政府真的必須負很大責任。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