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個說法說印刷品相當於電腦上面螢幕的1200DPI(每英吋有1200點),螢幕再怎樣細膩大概也就96DPI上下,所以當地圖縮小要看較大範圍時,路線的細節難免要被犧牲
所以GPS用來定位跟導航是沒話說,但是要事先研究並了解路線就顯得不方便
我個人還是覺得如果要去哪裡,可以事先研究好路線,突發狀況時比較不會應變不及
例如我要從台北到埔心農場,導航規劃出建議路線,我先看清楚他建議怎麼走,走哪條高速公路,然後再哪裡轉哪條,然後又再哪裡轉哪條,看得時候會順便了解周遭。這樣萬一臨時想轉去哪裡,或是臨時前方道路封閉要改道,比較有概念
用導航常常都是瞎走,導航說前方700公尺準備又轉請先靠右那就靠右,導航說前方出口繼續執行請靠左就靠左,導航搭TMC說前方二公里有事故建議改道....基於不相信他的立場拒絕改道結果果然前方事故早就排除 @.@
GPS的使用並不是單純的機器說左就左說右就右,
基本上GPS內就有完整的圖資,出發前就可以自己規劃路線,
這點我就很喜歡Google map的導航模式,
他建議的路線可以自己隨意拉,就這點來說,
智慧型GPS手機搭配google map可以是很理想的旅遊工具,
基本上我使用GPS在出門前都會先計劃好路線,當GPS規畫的路線跟我的路線不同時,
我還是以自己的路線為主,當然也會參考看看為什麼GPS會這樣規畫,
有些道路會比較複雜,那就可以用Google map先看實景,確定當地的號誌跟標線,
很多事情並非是GPS的不好,而是使用者的問題,明明GPS內就有詳細的圖資,
看地圖能事先規畫,看GPS一樣能事先規畫,
迷路時能找地圖,迷路時一樣可以用GPS找路,
如果不了解一項物品的功能,是否可以不要先批評得這麼早,
GPS的問題是定位有時會飄掉,如果完全跟著GPS跑,那的確是滿危險的。
Juliansa wrote:
說一句老實話,樓上對...(恕刪)
智慧型手機Monitor當GPS用真是太小了,難用得要死.
再說,如果沒3G,你那來google Map用.
UI和規劃也是問題.我可以跟你說,,,,大部分人是不會管GPS規劃出來的路線對不對.照開的居多..所以上山下海的也很多.這是一般人的狀況.您是專家.但GPS是設計給一般人用的.所以簡單有效率才是最佳設計.但目前AI做不太到.
其實不是說GPS不好,而是該準備的最好都要到. 紙本地圖是便宜又有效的工具.只要不是全燒掉了,就有一定的參考價值.電子用品沒電或損壞就不用玩了.
GPS一般都會幫用戶規畫好路線,使用者通常都只會跟著語音走,
如果用戶抱著這樣的心態使用GPS,那走錯路不是GPS的錯,
GPS不可能知道路上隨時可能出現的路況,
假如自己沒有先研究路線,一昧的聽GPS語音,那走錯路實在無從抱怨。
GPS的圖資很詳細,便利商店、維修廠、交通運輸轉運點,
這類的資料往往可以蒐集的很詳細,這應該是GPS圖資的優點,
缺點則是很難看出高低起伏以及單向道路或複雜路口,此外如前面說的,沒電就完了。
損壞就不能用這點就比較難苟同,地圖損壞難道就可以用?
地圖也的確有其優點,價位便宜是自然的,使用上也較直覺,
只要有基本的地區知識及方向感,任誰都可以輕鬆使用,
不過必須老實說一句話,會仰賴GPS導航的,可能你要他看地圖他也看不懂,
GPS使用上比地圖方便的有
1. 定位功能:有些人都已經迷路了,還要他從一整本地圖找到他在哪,是不是有點強人所難,
這時候有定位功能,就算偏了一兩百公尺,好歹從方圓200公尺的圓內找到自己的位置是簡單一點吧。
2. 詳細的圖資:要在紙本地圖找motel、便利商店、停車場或是維修場好像有點難度。
當然不否認車上放一本地圖的重要性,GPS壞掉或是定位飄到奇妙的地方(我還真的有飄到很奇妙的地方,
人明明在松山火車站附近,GPS卻顯示在釣魚台附近,是希望我去保衛領土嗎?)
事實上路線規畫或地形判定還是紙本地圖方便,細節地點或是粗略定位還是有GPS方便,
這些其實都可以靠個人能力補足,有些人就是可以在地圖上快速定位還能指出哪邊有motel,
但不要期望人人都做得到,做不到的就擺台GPS在車上。
有些人就是能看著GPS圖資還能規畫路線,判斷高低起伏,
同樣不要期望人人做得到,做不到的就買本地圖在車上。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