罐頭逸 wrote:政府擬『全面取消』...(恕刪) 如果不是近幾年進口車價格壓低國產車安全配備會變標配?建議取消進口關稅,不然國產車賣進口價國產想生存,降價不就好了以前國產車也沒這麼貴啊還不是活的好好的
阿福的網宅II wrote:2018-04-27 12:05 by 阿福的網宅II現在的年輕人可能會覺得好,大多投以事不關己自掃門前雪的心態。然而這一個政策,確實是有可能導致國內各品牌國產產線停廠...恕刪 但員工的生計不是業主的責任嗎?私以為早該在保護傘拿掉前盡全力把經營方向導入正軌。關稅保護本意我想應該是政府扶植國產車業,業主若把保護當作利多爽賺、不思進取.....海水退了之後就知道誰沒穿褲子了
取消關稅就說產業崩盤,失業增加,進口價格不跌,有病嗎?台灣汽車市場會這樣,消費者造成的。車價貴配備差,一樣那麼多人購買。進口車價在低關稅下價格沒跌,你們一樣購買,當然車商不會降低利潤。消費者在要求權益時,也要懂得權益是如何失去的,傻傻地一直買高價低質量的產品和不懂得團結,當然會被這些車商牽著走。老說中國水準低,可是中國人民知道爛車不能買也不會很多人買,台灣在這點就不如他們。擔心進口車不降價,是不會先不要買嗎?銷售不好自然就會調整價格。而且擔心這個是多餘的,當產品是同一水平線時,比的是價格及品質。
oxxx wrote:看看大陸 在看看...(恕刪) 台灣廠商當然也想外銷。問題是台灣目前國際貿易協定簽不到,進口物件來台灣便宜,台灣製件要出口到歐洲、大陸的增值稅這些會嚇死人。只要是做製造的,都會知道我在說什麼。難免會選擇去海外目標市場就地投產生產來作業。投產外移,相對代表台灣失去更多工作機會。以汽車保桿為例,一支保桿的運費就跟素材成本快差不多,甚至更高+關稅5%+增值稅17%+大陸報關行清倉一件要600人民幣,如果海關吃黑,還會串連物流公司大陸的人員對業者指定報關行,青一咖大約就要800人民幣。東南亞地區海關要額外收費的事件,更是稀鬆平常。台灣製造要出口到大陸、歐洲市場經營,難度是很高的。而且台灣製造廠商所面臨的,不會只是與陸商競爭的海外市場進出口問題,還有與東南亞國家競爭的問題。說穿了,菲律賓現在都看台灣不起眼,東南亞市場,菲律賓崛起得相當快速,已經是全亞洲第一大代工國家。很多政令,其實與大家生活環環相扣。別說製造業現在不好做,傳統做貿易的,現在都很多沒事做。幾年前,汽車配件展來的外商,來到廠商各展位是問商品採購多少量,可以優惠多少。這兩年來,外商來看展詢價採購,都是直接開口問模具30萬能不能做,一組前後保桿+側裙130元美金!....等等的芭樂價。光算成本都是負的神單,老外都報得出會讓你想把客人轟出去的鳥價格。而且產生的特色,就是不論日本、中東...各國家的採購人員來台商務,以往會找貿易商,現在他們清一色只想找製造廠採購,貿易商的存續,其實壓力也只會越來越大。再舉例螢幕上貌似風光的電玩業。htc周永明投資許多VR產業,包刮軟硬體,這兩年,應該很多都會面臨斷頭。台灣的電玩廠商,9成幾乎都已經被陸資攻佔。台灣的電玩軟實力,在2000年韓國網路遊戲崛起,就跟著日本電玩業一樣走向下坡段。來到2004年後,大陸騰訊等崛起,用免費模式,更徹底顛覆既有的經營模式。以前的電玩,核心是設計好玩有趣的產品。現在免費的電玩,核心必須是產品金流,如何讓免費的產品,讓玩的人上癮中毒,必須以製毒的思維邏輯模式來創造它。平台商是最賺錢的,例如Steam這類,軟體製造商還是存活的非常艱辛。遊戲製作人如果沒能搞好產品金流,很難能勝任。這大樓的主題,本身就會比較刺激現在台灣的均貧發展負能量議題。而太過負面互看不順眼,並不能因此讓台灣的製造走出海外,不能解決既有勞工生計。別人如何我們難以改變,但起碼我們能做的,就是盡量避免過度負面能量控制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