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7

為何汽車業務 都要如此可惡??

我想妙大的意思
因該是業務因該把價錢透明化
何謂透明化!!?告知客人配件我做給你多少,空車價多少??
這樣不就沒爭議了!!!不是!!? 我也清楚01很多業務在看
但以上有個觀點我看了不太認同!!!
業帶你們聽清楚了!!!你們摸摸良心!!以上的敘述你們一項都沒做過嗎???
或許你沒有!!!但有買車的人一定都有遇過~這是為什麼??
然倒是每個買車的都是奧客?~我們不是奧客!!但請你們不要騙!!!沒友就直說
何必唬爛東~唬爛西呢!!!?何必呢~?何必呢~??
好了!!!無意筆戰!!!只是客人˙意見也請你們聽聽我們心聲,這樣你們品質會更好!不是嗎?
客人意見要多聽!不要只會阿!你是奧客~也不用請我當業代看看了!!有本事會有更好的工作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領域 謝謝大家!!

鷹村正幕 wrote:
因該是業務因該把價錢透明化

說來似乎很簡單
但做來很困難

這樣舉例好了
社會上存在不少奇奇怪怪的行業
這些行業之所以困苦
都是因為低度專業、低入門檻造成的

就好像之前有個朋友去應徵某些公司(算公司嗎?)
他們工作的內容是什麼?
賣熱水器,公司給你底價假設8000好了
你能賣多少都是你賺的,不過沒底薪
我一聽就叫他別去了,根本是詐騙集團
「不如我去國外買幾個200塊的鐵鍋,回來叫你賣兩千也行、兩萬也行,,我收500就好,多的都給你賺。」
這算什麼工作、算什麼公司。

賣車其實也一樣
一台車假設100萬,公司給業務的底價就是95萬
能賣98萬你就賺三萬,賣95萬也是你家的事
然後就放任業務去自由廝殺,完全沒有所謂的薪資保障
有人有本事,或是新人也好、缺業績快死了也好
94萬五就賣你,少五千塊他再去想辦法從其它地方賺回來

這就是這類工作的現況


所以就單單開頭最簡單的一句「空車價」就好
請問100萬的車,您來賣的話空車價是多少呢?
業務就該死要把全部傭金退給坐辦公室吹冷氣上01的正義"上班族",然後領18000底薪養妻兒..........
A33不錯唷!!
恩!!說得很好!!很貼切心聲
真的是低度專業!!入這行門檻太低了!!水平不夠照成的~
我信很多人也有過跟我一樣的經驗!買車實業代竟然比客人還不了解這台車的性能,勝至於到說
沒有可以說成有的,事後被揭穿再來圓謊!真的不能勇於認錯嗎?不清楚請說不清楚!可以嗎?
真的希望各個汽車廠公司可以把入門門檻提升,請讓我們感覺到業代的專業
坦白說,我覺得提升業務素質是不可能的事情

最理想的情況,就是比照日本某些品牌的營運方式
把業務完全消滅
留下一個經訓練後具備基本專業知識的「解說員」
這樣也才可能出現統一價格,也才有所謂的空車價

你懂嗎?
就像我上面舉的熱水器的例子
現在的汽車市場就是一大群幾乎沒有底薪的人(少少的底薪加上一大堆的名目扣款再扣掉上外食及油資電話費後幾乎等於0)
拿著95萬底價的熱水器出來賣,市場價格完全沒有保護,還要靠這賺錢養家活口

最糟的是,他們完全搞錯了、被公司洗腦了
不是100萬的車有5萬的獎金
而是95萬的車,公司訂下100萬的建議售價,五萬的空間讓你跟客戶玩
玩輸玩贏都是你家的事
但是公司一毛都不能少賺,95萬就是95萬(當然,車賣的好時會變96萬,你們只剩4萬)

在這種體制還有社會習俗(殺價)下,有時專業的重要性是容易被抹滅的
拿我來講
我自己都搞不清楚業務要幹嘛了?
牽送車?打電話提醒該保養了?事故協助處理?幫忙打電話問保費?幫忙乙式甲賠?
這些哪一點保廠養做不到了?
我認識的各大廠牌業代豈只數十名
但現在我還是自己打電話到保養廠請他們來牽車,有問題打電話給保養廠問看看有沒有辦法處理
保險公司會自己打電話來報價收保費
出車禍了080打下去會有人來拖車順便連絡保險公司
我不知道業務幹嘛用?就算我自己幹過十年.....


說來說去
台灣的購買習慣造成這個職業存在的空間
這個職業存在又讓這個購買習慣無法改變,汽車公司也不敢走險棋
看看H牌就知道了
當初台H剛成立時不二價喊的吭鏘有力
結果還是得向市場妥協
在我看來,他們做錯了一步,就是沒有一步到位

一開始就應該提供展示車還有解說人員就好
訂出個合理的售價自然會提升銷量
但是他們反其道而行,為了怕銷售量低只好養業務
養業務必定會增加成本,怎麼可能壓低售價
售價居高不下(當然台X自己也賺很多),壓到銷售量
銷售量降低又壓到業務,業務就出去削價了
不二價於是破功
過度的削價競爭影響到業務收入,造成流動性高
流動性高造成素質降低
素質降低造成入行門檻更低
入行門檻低造成價格更亂
根本就是一場鬧劇。

打太多了....
累了
有空再說吧
我不能認同這五點
社會上人品百百種
一能一竿子打翻一船人

1.我賣你這台車真的沒賺你的錢!
基本上一定是騙人的,聽到說出這句話的業務,就別跟他買了...八成是賺很大
那以後大家不都要講這台車我真的賺你很多錢
有沒有賺是你跟業代雙方的信任關係,不能泛指全部人


2.沒問題 東西都是原廠的
是都"原廠"沒錯,但是僅限1~2樣,我買車就是這樣,選好原廠配件,最後只有2樣原廠
花了近半年時間,跟業務一樣一樣追回來,最後搞得我自己累個半死....不如折現給我
為何要這樣偷偷摸摸??
所以當選配件時,一定首先要簽約簽清楚,不能有灰色地帶,交車更要一一點清楚,然後請原廠人員出來檢查
最後開電腦檢查是否有安裝紀錄等...



3.我們消費者沒講 業務就當沒有這回事
我同事買MAZDA 3,當時好像有送不知道幾萬元配件禮+保險,他不知道,還自費保險+選配件
最後知道了,已經太晚了,車都交了,還能怎樣??
買車前還是要先去了解一下行情

4.會跟你講這東西不好用 叫你別裝
會這樣講,那樣東西一定是副廠沒出,然後只能拿原廠貨,所以才會這樣講...
如果裝了真的不好叫你別裝這樣也沒錯阿~至少他願意跟你建議
叫你別裝也沒錯,因為他能省則省,少一筆花費算一筆,因為消費者大多都不願自己花錢買


5.永遠都不會把該退的東西退給你 除非你主動去追
為什麼保險傭金要退給你?你買人壽險,你的保險員會退庸給你嗎?妳去買東西有哪家可以退錢的!
再者,這是法令規定合法傭金,本來就是他該賺的
買配件他們會買的比一般消費者便宜但沒聽說過有傭金
說真的該賺就要給人家賺

什麼都要殺!哪來的服務
引言:
買房子的時候殺價殺的更兇
但為什麼房仲業代這種現象就比較少?

因為買房子價格大,議價空間大,相對的業務籌碼多
房仲賺的是服務費傭金,至少蠻固定的

反觀,國產車獎金2~6萬,大家都這麼會殺,業務當然要挖東牆補西牆
這是不變的道理
你多殺一萬他,為了業績壓力有時候不得不賣,這一萬就是他要從薪水去補的
賣你一台車沒賺錢要做服務還要拿錢放車
這些心酸只有周遭有親朋好友在賣車才會體會的

妙法村正 wrote:
我也很搞不懂業務為何...(恕刪)


因為業績壓力


買賣業不就是這樣子嗎 殺來殺去 還來還去 成交 一手交錢一手交貨

別版有一位大大說的好 你要好的業務 我可介紹給你 你要可提供好價錢的業務 那多問幾個就好了
無奈無奈無奈無奈無奈無奈無奈
無言無言無言無言無言無言無言
  • 27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27)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