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6

各位覺得台灣高速公路需要收費嗎?

我是贊成使用者付費,橫向國道比照辦理
去公有停車場停車要收費,去政府機關辦一些東西也要收費
理所當然使用國道,要收費是合理的,要免費使用我是覺得說不過去
要收費就不想走橫向國道的,現在很多縣市,都已經開通東西向快速公路...也不一定要走橫向國道
最好完全沒免費里程,開幾km算幾km的錢

安迪月亮 wrote:
1978年的中山高速...(恕刪)


說得好,非常贊同!!

安迪月亮 wrote:
1978年的中山高速...(恕刪)

就專款專用阿!
本身就是金雞母,為什麼要國庫補貼,越搞越複雜!
只能說,近十五年來建設的經費,
就算收三十年的過路費也補不回來!
怎麼會有人會妄想要免收過路費呢!

館妹我最大 wrote:
當然要最好一上去就低...(恕刪)

本來我的意見是 只要上高速 就收門票100 一票到底
館妹這意見更好
不過想想
我是很討厭都會區一堆短途的因免費一起塞上高速公路
不過其他縣市的各交流道間平面替代道路並不發達
所以我最後還是支持用多少收多少
small0052 wrote:
剛剛看了大家的留言

覺得普遍大家都願意付費

也都覺得使用者付費

不過再仔細想想 我們開平面道路的時候也沒有收費阿

那道路維護的費用哪裡來呢?市區很多地方車流量也不會比高速公路小喔

我們上合歡山也沒有收費站

但是道路維護的錢又是誰出的呢?


風景區國家公園以後也是要收費啦~接著應該又是要搞bot給財團的把戲。
爭個半死錢還不是都流進財團和官員口袋裡

另外國道基金被大量挪用的現象政府要不要說明白?
就我目前住過且開過車的國家來說好了

美國加州:一般不需要付費 但某路段在尖峰時刻只有高乘載或付錢的才能開 用類似etc的設備扣錢 該設備可與過橋費共用 雖然高速公路免費開 但路面品質很糟 (沒錯比台灣糟)

德國:高速公路不用收費 都含在油裡 有點像燃料稅

捷克 斯洛伐克 奧地利:需要在前車窗上貼高速公路貼紙 有分月票與年票 被抓到沒貼罰很重 累犯可以罰到好幾千歐元


我個人傾向使用者付費換較高的使用品質

建造高速公路 我認為要考慮整體成本 共分為: 建造成本 + 維修成本 + 使用成本
1. 建造成本:主要就是施工所需的人力物力等 資金來於舉債, BOT等
2. 維修成本: 高速公路如有車禍天災等 維修所需的人力物力 資金從使用者來比較公平 因為高速公路壞了對沒使用的人來講沒差
3. 使用成本: 一般路面的維護 高工局人事 等 資金從使用者來比較公平 因為沒用高速公路的人不會導致路面的消耗


樓主似乎不知道,現在的過路費大都拿來蓋新的高速公路,不然這路網怎麼可能成長得這麼快...
每公里一元還嫌多..看起來是國民所得不夠低.

惡魔推銷員 wrote:
平面道路也收費,的確...(恕刪)


平面道路收費可以直接併入燃料稅 要用路就一定要加油 然後在酌量調降高速公路過路費

前提是道路品質能有感提升 另一好處是用價錢鼓勵大家搭大眾運輸或騎腳踏車 減少碳排放

但哪個政府敢做這個決定一定會被媒體罵到翻 而且這些多繳的稅 到底是提升品質 還是會進某些人口袋 沒人能保證
s460731 wrote:
抱歉, 上面很多數據都引用錯了, 所以得到的結果已嚴重失真.
國道通行費一年約收入 200 億出頭, 這是國一加國三加國五的總合, 不是只有國一而已. 所以, 把 200 億直接乘上 35 年是嚴重高估.
別忘了, 國一全線通車是 1978 年, 國三全線通車是 2004 年, 國五全線通車是 2006 年.
更別忘了, 重要連續假日 (車最多的時候) 常常會停收通行費, 一年合算下來又少了幾億.
所以, 很抱歉您的粗估 (6000~7000 億) 這個數字真的是嚴重高估..........(恕刪)

確實,我之所以特別強調「粗估」實是因為國道基金年收入是個變數,
所以也特別以6000~7000億來粗估數字(例如6000億是以30年計而不是35年計),
或許<s460731大>是內行人,既然您肯定我的數字是嚴重高估,
在此誠心求教一個更貼近事實的數字或資料.............
使用者付費 那些領高薪長官難道不懂嗎
還搞甚麼免費的才延伸出一推問題
  • 26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26)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