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規作法是每一層停車場配一到多台的EMS(電力管理系統)再由EMS拉至各個車位,但這必須由全體住戶統一出錢來做如果社區不通過現在也不能限制各個住戶自行設置充電樁那就只能從自己家的電錶拉,也就是"錶後拉線"從新聞看晴空匯這個社區就是如此這種錶後拉線由於各自施工,品質難免良莠不一,再加上沒有電力管理系統,日後出問題的機率一定比較高
家裡的充電樁都是6.6Kw,220V*30A的規格,通常家裡的冷氣都是用0.7Kw/1坪來算,如果你家客廳+餐廳在10坪左右,這台冷氣就跟充電樁的規格差不多。如果一棟大樓每家開冷氣就會走火,哪這棟大樓真的不適合人住了。
我家的充電樁規格標示50A, 實際上車子上限標示48A50A專用斷路器, 220V專線充電, 理當11Kw / hour我車子都調16A~32A充電, 少數2次調40A反正可以充整晚, 調24A x 220V x 10 hour = 52度電應該沒人開到沒電才充電吧?
apqp wrote:正式報告還沒出來, ...(恕刪) 充電樁通過安全驗證不是很正常嗎!問題是出在於⋯蓋大樓設計供電能力時,管線間的電纜請問有考慮日後充電樁架設需求嗎?而裡面的電纜請問又能承受幾根充電樁幾台電車同時充電?看影片看新聞,明火不大,所以沒燒死人燒到住宅內,就是管線間電纜悶燒後斷電,產生大量戴奧辛毒煙通過沒電控制的管線間流竄整棟大樓,該查的是管線間電纜起然燃的真正原因,以及原設計承載能力以及後續增加了多少不在原設計電纜負載能力的設備。查清楚才能提供日後一大堆早期興建大樓若要在地下室增加供電能力時,得以讓管線間的安全措施有改進方式來預防萬一。
晴空匯社區管委會主委表示,社區的充電樁都是符合政府的規範,停車場的42支充電樁,裝設前有取得台電的同意,和台電也有正式的公文往來,待台電同意後,委請合法的特約廠商來施作充電樁,裝完後也有請台電做最後的驗收,因此安全性沒有疑慮。我沒唸書,台電服務真的做得這麼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