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面除了超大型的車沒看過,目前市面上流行的車都看過了
(在Youtube上看),只有VW California看過實車
個人心得是大多的車種,最後都要再加上駐冷及電力設備
所以想說買純電車是否可以達到簡易型的車泊(無法站著尿尿)
其實我也不喜歡載個馬桶,尤其又有裝屎的四處跑
所以也只能挑有提供洗澡拉屎的景點車泊了
而車子最重要的就是能提供睡覺煮食的功能
所以有了純電車就能省了駐冷的問題
煮食有電有桌椅就可以解決,但可能也影響人數的問題
目前是想一個人車泊,車體一半是個人生活空間
一半是解決民生問題的設備
目前想到的車種有Ioniq 5, EV6, 未來的EV9
駕駛功能也都最現代化,現在開車沒有LV2還真有點不習慣...
01978 wrote:
老弟也是最近迷上露營...(恕刪)
Crafter是真的很大台,應該是持一般客車駕照可以開到的最大台的車。
駐冷+電氣設備,都是屬於後加裝件。
純電車,是否就能無痛加裝,以我們在車廠做設計開發,依照現今市面上的車來看,從某角度看,無法被有效利用。
頂多就是怠速一直開著冷氣,沒有油車排廢污染的問題。
但電須耗能,一樣有另一種汙染,就等價交換,並非換開電車就0汙染,那是不可能的事。
油車是上路發動排廢污染,電車是造電池+廢棄電池造成更嚴重的污染(台灣目前尚無針對電車廢棄電池有效的回收、報廢處理方案),只是在使用過程中,自我感覺是乾淨,髒的不是自己的手。

電車除了怠速使用冷氣,目前車廠的設計供電,都是設計供應車輛本體夠用而已。
車廠是在造車時,就規劃出一款車,含帶各類車載電子的耗能去計算載重多大顆的電池,需要的配置,僅僅就供應車輛與車內人員使用3C電裝品還夠用的12V或24V弱電,是不能串接大量負載的電子、電器品。
例如現今一堆油車走CAN中央電腦或多部電腦控制系統,串接霧燈、360環景、後視鏡流媒體這些普遍的車市後裝件電裝品,多吃1安或者0.幾安,車就先燒保險絲,斷給車子顧路,不給開嚕。
也就日系車雙田,還比較有機會主線、電腦異常,訊號發送不正常,車照樣能開,比較不會刁車。
歐系車或類歐系的日本馬自達,8~9成都要鎖車路邊等拖吊。
即使從油車轉變到純電車,車子本體所配置的電力,就不是供應車主無限擴大使用後裝電類吃電用。
從油車更換為電車,也無法改變這個造車基礎限制。
除非車廠本身搭載的電池,從設計起始就考量以車為家,採用一個小家庭的耗能電量來設置,連同110V供應高瓦數的電鍋、吹風機等使用,通通歸納進去。
但目前全球車界,就沒有一家車廠這樣設計造車。
對車廠來說,電搭載越多、越複雜,出事火燒車等等的變因就越高。
車廠便只會給到市場空廂車,例如Crafter這樣,後艙愛怎麼改,車主自己的事,或改裝廠要自己去承擔風險與責任,不關車廠的事,它只是提供給使用人一個移動工具的基礎載體。
原則上,要擴充額外的供電,就是要跟車子完全分開。
另外做一套獨立的供電、供水、進氣、換氣、排廢水等的系統來因應。
就會回到,買油車或電車,也就沒啥太大的差異。
總之就是得獨力另外做一套來用,就不能跟車的電喇在一起。
一喇到了,就是破保、車主自負。

在車上用電,其實是真的很複雜的問題。
而且每個人對供電的依賴性差異非常巨大,從一般家用電,有些人7~8月2個月,也才繳1500~1800元,但也一堆7~8月家用電就得繳破萬的一般家庭。
以車輛規劃供電來說,多給了,對前者就不被需要這麼多,也就只是載重電池,浪費更多耗能讓車子拖,因為重托,車子就更耗電。
前者壓根也用不到太陽能板。
對後者來說,就算一台車給了400ah,他還是永遠不夠用呀!以這類高耗電使用者來說,車子沒擴充到1500ah,真的沒啥好用的!

太陽能板補電,也就變成須納入考量的附屬供電設備之一。
就是很難建立一個基數,所以市面的露車供電,也是一堆各種規格。
回歸究底,還是自己要懂一點,去抓出自己出趟門車露,平均會用那些電器,總耗電量會多少,來規劃適合自己的供電系統。
這個真的只能客製化,車廠根本沒辦法幫車主算。

而當車主了解這個供電問題,車子這個載具,是油車或電車,它真的沒啥太重要的考量分野。
電車唯一有用的,就是當駐冷附帶回充持續運轉電池。
但因為持續運轉,它是否會超出車廠原先設定電車持續發動使用的損耗,肯定會的。
就跟桌機從不關機,熱當機、燒掉、主機損毀,電腦也是會罷工呀!
電子車持續運轉車宿,損耗也會比一般代步用車耗損嚴重,甚至會超出車廠原先設定車輛的保固使用週期。
就不意外!!

所以~中華車的e-Veryca E300,車、電分離方案的售價,60幾萬就能擁有,訂得真的蠻漂亮的。
車主也不用去管電池損耗後報廢的環保問題,車廠會去處理。
我猜中華保固條件,並未思考過車子如果被抓來當露車,長時間不斷運轉下發動機損耗的售後負擔問題。
通常車廠如果有思考這些被不當運用的狀態下,保固條件會附設但書,或縮短保固條件。
也是我個人覺得目前採購純電車,車主所能負擔最低的一款不錯的露車、生活用車的選擇。
下圖這款印尼發表的Daihatsu Vizion-F Concept(台灣TownAce VAN / 印尼Gran Max),將來如果能量產面市,應能有另一番市場衝擊。



家裡停電,在美國全電動皮卡F150 Lightning甚至可以反向供電給家用三天
https://tcar.tv/article.php?infoid=6312&pmid=0&lmenuid=8&smenuid=46
純電車停止狀態在車內吹冷氣沒有油車怠速的問題,更沒有癈氣污染的問題
四年級 wrote:
目前的純電車可經由V2L...(恕刪)
之前北美暴雪,許多就是靠F-150運轉供電撐著。
這就是車廠在車輛原始設計就提供對應的供電策略。
但供電量也是有限的。
至於廢棄汙染問題。
文前就已明述 :
油車是上路發動排廢污染,電車是造電池+廢棄電池造成更嚴重的污染(台灣目前尚無針對電車廢棄電池有效的回收、報廢處理方案)
油車是行駛中汙染。
電車是打造電池前端+廢棄物處理汙染後端,使用期間當沒有而已。
能源發展與損耗,很多都是等價交換,沒有無中生有。
就跟吵這麼多年,電要打哪來這議題一樣。
只有選擇題,沒有絕對的是非題。
不然日本車廠就不會寧願冒著大不諱,馬自達、豐田等狂放話說一昧發展電車不是絕對的。
是有科學現實面存在的問題仍待解決。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