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五代 wrote:買車之前看了蠻多網路上的案例想說應該不會真的這麼倒楣自家社區沒辦法裝吧?還跑去問了上任主委,他口頭答應應該沒問題結果興高采烈跑去訂車,等車中間還先找了廠商來場勘中間花了幾千塊,然後也有提交規劃書給管委會結果好死不死經過一輪主委替換之後還真的被打槍了…疫情期間也沒辦法招開臨時住戶大會稍微打聽了一下是有其他住戶不想要管線經過他的位置另外需要洗洞拉線穿越樓層,有住戶也擔心是不是會影響結構最後就是後續用電安全還有費用分擔的質疑聽完之後整個心涼一半現在只能繼續跟其他住戶溝通真的沒想到只是買台電動車而已會這麼累要充電也只能到好幾公里外的充電站有夠不方便… 這就是現實
集合大樓充電樁設置真的要整體規劃,不然很醜很亂就算了,還增加風險但是統一規劃建造,又會衍生其他問題,如...沒車位或不使用充電樁的用戶為什麼要出錢?為什麼要承受施工不變與未來風險電費問題要整麼解決... 多一個的電表? 原電表增加迴路? 共用電表?購車之前先要搞定能源供給方式!比較可行的方式:到附近租用有充電樁設置的車位,自己的車位出租出去
洗洞拉線?這跟傷筋動骨沒兩樣與其說服社區住戶接受不如搬家,搬去有設置充電樁的社區,你好,大家都好你的需求,沒有錯,也有成功的案例但是社區人數多意見多你說安全無虞,廠商施工規範都有保證這對居住在社區的住戶來說只是片面之詞而已
住戶多的社區,或是使用電車數量少的社區,全面施作充電樁(或拉線)實在無法想像。自己出面當主委是不是能通過提案?吾人也覺得不一定。主委是須要決定一些事,小事,但是當要決定影響到全社區的事務,就超過主委的權限,要在區全會討論。
本來就沒道理同意社區本來就不是這麼容易通過少數人在意的事如果要買電動車就是先能安裝在買車或是住透天或是勤勞一點幾天充電一次但回到那句話就是在不普及的時代就是不是在充電,就是在通往充電的路上最後~自己住一樓或買一樓完全不用看別人臉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