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logg wrote:
小弟FIT牽車三年多(恕刪)
我自己DIY隔音工程三部車,第一部是二十幾年前,組裝較差的國產車,改裝後,當然有進步,但先天太差,所以成 效不是很滿意。
第二部車是進口中型房車,新車時隔音不錯,但數年後,感覺到越來越差,所以自己買材料動手DIY,慢慢施工,因為一個人,對拆裝都不熟,前後加起來六、七個工作天,成效不錯,有高級車的靜肅性。且效果持續到十幾年後,報廢換補助,都還存在。
有了第二部車的好隔音,第三部車一買來的新車,隔音及行路靜肅性輸第二部車太多了,雖是新車,當然馬上動手了!
絕大多數人根本不懂汽車隔音工程的施作及價值,以我的經驗,就算是高級品牌車的中低級車款,還是值得施作,這是一個成效卓著,CP值很高的改裝。
依我的經驗,我覺得該動手的部位有:
1.四個輪拱及其葉子板。
2.四個車門。
3.後行裡廂底板及四周,包刮行理廂蓋。
4.引擎蓋。
5.會拆的話,車廂內前座椅下方的車廂底板也值得施作。
原則就是,沒有裝回能力或不易裝回去的部位,請勿拆,例如儀表板,車頂蓬。
一部車所需材料費約五千至一萬。
換靜胎只是治標非治本,新胎等過一段時日後,胎質就必然硬化。
加強隔音制震花費,工資是材料費的數倍價錢,懂得DIY,可省下很多錢。
懂的施工,懂它改裝的價值及前後差別,那你可能每部車都會去改裝。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