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有露營且需求是輕裝備,樓主示範的就是很好的例子。
當初換車時,去看了U6(3D特仕版),因為那美美的斜背,失去了部分空間容量(放棄的其中原因之一)。
後來換了KUGA,也是覺得不太夠放。
我帶的裝備是八人帳(含前簷的)、迪卡儂客廳帳、雙人自動充氣床*2、導演椅*3、可摺疊式塑膠椅*3、小水桶*1、小型瓦斯爐*1、洗澡桶(洗車桶)*1、蛋捲桌*1、平面桌*1、睡袋*5(迷你型*2、中型*2、一般型*1)、一個舊帳篷的外袋(內裝內部防潮墊+外部底墊+延長線+充電器+電燈...等)、好市多保溫袋(放五人份的衣物)、基本食用物品(一天份的肉、菜、飲料...等)及擠在洗澡桶及小水桶內(拖鞋...)、小枕頭*5擠在後座。
如果有"好好安排"的放,以我帶的東西,堆的高度沒有遮到車內後視鏡且離尾門還有大概五公分(我不想放滿,怕打開尾門時,東西掉下來
滿載五人,真的要靠"好好安排"(有時候發現排的不夠好,還要將物品卸下再重放),不然真的放不下。
朋友的CRV4.5、RAV 4甚至還帶的比我多(多了烹飪桌、天幕帳...),所以我覺得,一切都要靠堆、擠、壓...的經驗"好好的安排",才能善用空間。
順便回樓上網友的話,不一定越後面越少,但大多是越後面越好(裝備),我露營年資大概20多年,因為家中人數越來越多及需求,所以越帶越多,反而一開始因為怕沒興趣所以都只帶基本的八人份蒙古帳+地墊+電燈(很精簡)。
手把青秧插滿田
低頭便見水中天
身心清靜方為道
退步原來是向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