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0920546045 wrote:的確,行行都有辛苦的地方..
業務賺取的就是跑腿費、服務費、電話費,可是就是有人連這一點錢都不給業務賺,還說業務不是有底薪?請自己來賣賣看車子,就會知道汽車業務的底薪有多少,很多廠牌的底薪連基本工資的邊邊都還沾不到。業務出來工作也是為了要生活,可是就是有人一進門就要砍到見骨,買車沒讓業務了錢好像對不起自己。很多年輕人滿懷理想的進車業,想說只要對客人真誠,把服務做好,就可以成為一個成功的業務,可惜事實並不是這樣,一進車業,沒有老鳥的資源,沒有老鳥的介紹,只能拼命的守著來店客,被人砍到見骨,沒業績會被主管釘,只好從自己的口袋拿錢出來貼,想說下一個會更好,貼了一個,貼了兩個,貼了不知道幾個,結果因為賺不夠貼,就在車業裡陣亡。今天不是年輕人不希望在車業做的長久,而是連生活都有困難,如何深耕?我想抱怨歸抱怨,明天還是要繼續拼業績..
但我比較不了解的就是,
為什麼車子這東西不能跟 7-11 一樣明訂價格,
每個配件也都訂好價格,
然後讓業務們靠自己比別人好的服務來贏取訂單??
而要像一個黑箱作業不同人給不同價格,
不同配備的搭配又要給不同價格??
這樣對客戶實在很擾人,對業務本身不是也不好嗎?
就像您說的,至少對新手而言就很吃虧....
君不見BMW版三天兩頭都在問楊姓明星業代的報價??
因為他的量大所以可以給出稍低一點點的價格讓客人覺得賺到了...
所以這種大者恆大的現象,不也讓新手的存活就更顯困難不是??
不過這一切都來自於台灣人愛貪小便宜的心態,
但我其實是很希望價格統一,要買就買,不買就走人...
在那邊談來談去實在是浪費時間....
所以我是真的不太懂車價統一有甚麼缺點... @@a
另外大家不愛公開講自己的購車價格,
往往是怕自己買的比較貴被人笑,
或是買得太便宜又被人酸...
兩難之下,就不愛公開了吧..
所以,車價不二價就可以讓一切都簡單化了..
不過相形之下,車商中間的黑箱作業就比較難操作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