買國產大車? 買國產小車,還是進口小車? 二手?
我覺得你應該從需求面先看,
如果小車空間對你來說夠用,那國產大車可以先跳過了
再來,你要面子重要還是裡子重要? (有人開車是開身分開面子的),如果裡子 重要,那進口小車也可以跳過了,(不然就直接是進口小車了)
再來,你希望十年用車下來的支出成本有多少? 買車+油耗(這個也很重要)+保養維修+不可預知的風險= ?
如果是經濟型的買家,對車也不是很懂,那國產省油小車新車會是首選!!
如果是經濟型買家,懂車,有門路,或許可以選二手國產小車(最經濟)(但要承擔的風險比較高)
如果,您空間需求度不高,想省錢,不考慮"面子" ,那國產省油小車,可以考慮c+ livina fit 等車!!
(老實說,真的要面子的人,就算開國產的F M 歪H等車,也不會有面子 到哪裡去!!)
PS:觀察過很多同事朋友,很多人買車,為了面子而選大一級車的,大有人在!!
買車千萬不是只是看新車價!! 記得加上"油耗成本" 以及保養維修成本+稅金成本
選對了適合的車,經過細算,你會發現十年後,你的口袋因為你選對車,多了3~50萬!!(可以當作下台車的購車基金了)
例如: 你買CRV 85萬 跟FIT 62萬比 ,也許你家庭單純3~4口人,偶而出遊,空間都是夠用的,雖然大車有面子,
可是經濟型者選擇FIT ,
車價省23萬
油耗省20.5萬(以240000公里,CRV平均10 ,FIT 平均14計算,加95無鉛30元計算)
保養維修估計差5萬(含耗材例如輪胎)
稅金估計3萬
這樣概算下來十年跑240000KM後,兩台車會價差約50萬(其中還不包含保險金額的價差)
PS:或許會有人反駁,安全性不考慮? 舒適性不考慮?? 個人以為這些自認足夠就好!!
以下為本人根據自己買進口歐洲車和國產新車的經驗的模擬狀況:
買了二手歐系車,或許買的當時覺得車子操控很優,也很有安全感
後來發現原來自己也沒開多快,似乎辜負了愛車的好底盤
可能沒過多久,陸陸續續的有不少零件開始壞了,也花了很多錢維修保持車況
但心理開始憂慮擔心不知道何時又有什麼零件會壞掉,因為維修的部份相當可觀,也沒有保固
為了省錢於是開始上網不斷爬文,花了很多時間上網找便宜技術又好的店家
結果透過俱樂部、網站找了特定店家維修(且是特定的東西得找特定的商點)
經常要零件跟A店家買,保養和安裝找B店家,機電找C店家、底盤找D店家
感覺好像的確我對車、零件通路等都內行了不少
但其實所花的時間、精神與費用都比國產車多了許多
感覺似乎為了降低車子的開銷只好犧牲和家人相處的時間
也發現原來車子的通病還真不少
有的東西還只能回原廠處理
回原廠才又發現原來里程數被調過了
以為是開了兩三萬不算太多的里程,原來原廠的紀錄已經破十萬
更慘的是,四輪定位時發現車的右後方還被大撞過...心情一整個很差
就算這輛車再安全,開起來就是充滿了惶恐...
悔恨自己為何當初不買國產新車,這一切倒楣的事情就不會發生了
於是到二手車商那去將燙手山芋脫手
沒想到因為里程數有調過+被大撞過,所以賣價實在有低到不行
只能說,我上了很昂貴的一課
-----------------------------------------------------------------------------------
換了國產新車,不過因為是新車,感覺就是很不錯,新車新氣象
雖然國產車操控沒有很優,但幸好自己開的也不快,開110也感覺不太出差異,最快也不會開超過120
或許剛好組裝哪邊有點問題,不過回原廠都可以保固免費處理
為了維持保固還是回原廠保養,不過還好費用都不算太高
開車時心理始終是愉快的,因為我不再擔心害怕車上的哪個零件會突然壞掉
就算有零件在保固期後壞掉,也不擔心他的維修會像進口車那樣驚人
畢竟我只是一般老百姓,沒法像對車很熟的人一樣有管道可以把進口車修的很便宜
還好我的是國產車,到哪都有人會修,不滿意價錢我換一家修就是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