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訂購單都還在
另外這次保險到期要出險
一再跟買車的業代確認出險我們不用自負任何費用
限於購車車廠不在工作地的不方便
詢問該業代是否可以找工作地原廠即可
確定之後即進工作地原廠出險
因為他一直跟我們保證無須費用
當時我車留在原廠,人都已經離開了
幫我出險的車代才打電話跟我說要付3000元
要自負額怎麼不當場說
任何一位車代應該都比車主更清楚流程吧
再跟我的買車業代聯絡後只得到
『3000原本來就是車廠要自行吸收的
如果他們不吸收叫我們再換一家車廠修』
從此再也沒有他的消息了...
我真的對這位網路人氣業代 #$%@*
後來是幫我出險的業代建議有一片門的傷痕其實推蠟就可以處理
所以用這筆費用抵自負額...
不過我出險的經驗也是一整個悶
因為幫我出險的業代自己多我烤了一片
他說看到有擦痕就順便處理了
我到牽車時才知道......
跟大家分享的其實只是我們識人不清以及對流程不清楚的經驗
做功課真的很重要
本案現已結案,把處理經過補上,也藉本身經驗提醒其它要購車的大大。
本來的保單收據是3.1萬,加上強制險,約3.2萬多
與當初議定的3.8萬,差了約6000
經與其它業代及該保險公司0800研究後,才發現原汽車業代及車險業代是如何處理這張保單。
車價64.9萬,乙式險+竊盜+強制+其它任意險試算後約為3.8萬,但收到的保單只有3.2萬
乙式的部分變為「乙式限定駕駛人」
約定3人,但僅有2人名字,留了一格空白
價差於焉產生
調查經過:
一、電詢汽車及保險業代,均表示,理賠仍然適用於車主三等親內,保障完全沒變。
二、覺得很奇怪,既然如此,又何必限定駕駛人?於是打保險公司0800,客服表示,應該只限於有登載名字的駕駛人才能理賠。
三、再透過其它管道,找到該保險公司的另名業代,才知這種方式是一種取巧的保險,先預留空白,等到要出險時,再把約定的駕駛人填上 (這就是保險業代所稱之三等親內均有效~),但若出險金額大時,自然容易產生理賠爭議~
四、打汽車公司0800反應,後汽車業代來電,不斷強調,他已經把這部分的差價拿來現金折價,所以不願返還差額,且不斷強調保障沒變,言談中認為遇到我這種客人,要賠$$賣也沒辦法(就是我是奧客的意思..)。
處理結果:
業代退還差額之2/3(不想再跟汽車業代揮了),保單不變,但約定駕駛人的欄位,將空白填上。
心得:
保險的部分實在差異太大,處理過程中,亦有其它類似案例PM到我信箱,建議談車價時,保險自理就好,如真要給汽車業代作業績,務必等同領牌,註明「實報實銷」,以避免類似爭議。
melsonlin wrote:
本案現已結案,把處理...(恕刪)
老實說
你根本就是被欺騙了
第一
價差於焉產生 <<鬼話
A 乙式車險就是乙式車險
B 乙式限定駕駛車險就是乙式限定駕駛車險
根本就是兩個保險單
你買的就是B 乙式限定駕駛車險,收據也是如此啊
何謂價差???
這種說法就好像,你要買甲式車險,業代跟你說好,卻給你乙式車險, 所以你賺到差額了?? 那更怪了,錢呢??
你要貼3MA001編號5000元的隔熱紙,它卻隱瞞你貼3MA002編號3000元的隔熱紙
算是補償它現金折價的???
根本就是被詐欺了
第二
限定駕駛就是只有限定人肇事有賠,保障限縮了,所以保單比較便宜
第三
何謂這個部分就是拿來補貼之前的現金折價???所以保單上不會開到3.8萬???
假設
買車 100萬我折10萬給你,所以你保單買3.2萬的乙式限定駕駛險,我收你3.8萬,算是補貼我的折價???
正常的情形是
買車 100萬我折10萬給你,所以你保單買3.8萬的乙式限定駕駛險,我收你3.8萬,就不退傭了,算是補貼我的折價
當初業代在談時,只有提到,要這樣折價的話,就一定要找他保險,他再從保險的傭金裏面再撥一部分出來,並無提到我們拿到保單時,金額會短少。
這不叫金額短少,這叫買包子給饅頭
所以你原來是要買車+乙式車險
業代欺騙你
你拿到的是買車+乙式車險限制駕駛險
是我的話告它詐騙
而且意圖明顯保證成立
>>再一次詢問它,乙式限制駕駛車險真的和乙式車險一樣嗎?三等親都可理賠??<<<它如果再騙一次,錄完音就來去告了
不想告的話也會檢附所有證據,向該營業所申訴要求處理
最後
>>三、再透過其它管道,找到該保險公司的另名業代,才知這種方式是一種取巧的保險,先預留空白,等到要出險時,再把約定的駕駛人填上 (這就是保險業代所稱之三等親內均有效~),但若出險金額大時,自然容易產生理賠爭議~<<
就像你說的,出險金額大時,可能直接被拒絕
就算沒被拒絕,一旦出險成功後,你隨時背負著被保險公司發現,控告你和保險員詐欺的刑事訴訟
這就類似,人壽險明明是現場技術人員比較高危險級距,保險員為了業績,告知客戶我填用行政人員比較低危險級距投保,可以幫你省保費(這至少客戶還知道自己買到的保單保費是比較少的)
真要出險時,就是問題叢生,最後往往不賠
老實說我蠻佩服某些部份汽車業代的,為了幾千元幾萬元,甘冒被告被抓包風險的
買甲式變丙式的, 保費收一收沒加保的,說好原廠配件,只裝便宜貨的
Q122QQQ3600 wrote:
老實說
你根本就是...(恕刪)
樓上這位大大先別激動,我們當然是被騙了,不然就不會拿到這樣的保單。
不過就像您說的,買了包子,只拿到饅頭。
金額的價差,當然是我們吃虧呢~否則自不必有後續調查的行動。
這部分當然我們沒有賺到,而且相當不爽。
至於折價部分,該業代後來當然說,這個差價是拿來補貼他的現金折價,才能再多折一些現金。
我看大大的文字應該是誤會我的意思,這種說法我們並不接受。
賽後檢討,只因為我們太單純太天真,錯信該名業代,而且也沒有註明「實報實銷」。
PO出業代的說法,是供其他版友在購買時作為一個參考,並非我們就相信他們的鬼話。
最後自然也要求他們返還差價,只是金額上我們只求結案,畢竟仍有其它事情要處理。
我認同大大的作法,且亦已向該該公司0800申訴,且該營業所客服也已處理此事。
至於是否興訟,端視每個人想法,或許若不是今年要準備婚事、房事,我還會有後續更積極的處置。
至於您說到的,為了幾干、幾萬,而甘冒被抓包風險,
在現今社會上仍是不少為眼前不當小利而願挺而走險之人,雖無奈,但也不奇怪。
個人用意還是分享自己切身之痛,供其他版友借鏡~!!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