維納斯先生 wrote:出錢的是老大 自己的錢還要問爸媽行不行買都幾歲的人了 還把拔.馬麻准不准咧你爸媽還有買玩具給你嗎...(恕刪) 原來很多人的觀念都是自己的錢最大??視父母的不悅,不滿為糞土?視父母的規勸為放屁?視家庭關係僵持於無物阿?受教了>>當你的爸媽還真可憐
維納斯先生 wrote:出錢的是老大 自己的錢還要問爸媽行不行買都幾歲的人了 還把拔.馬麻准不准咧你爸媽還有買玩具給你嗎...(恕刪) 個人買車從來沒有問把拔. 馬麻准不准反正我有房子. 停車位.幾筆土地.還有幾百萬閒錢 & 正當工作閒錢4.500萬. 花百來萬買部車家裏的人也都很認同(反正車已經牽回來的. bmw. 新車. 五顆星安全認證+ 爽)能力夠! 喜歡就買吧!我們不認為身價幾千萬的家庭全家老小搞進一台vios or k6.k8之類的車裡面.在二高以時速110-120奔馳..............是一件有意義的事題外話:家裏買的第一部進口車--volvo-850-2.5glt (車價150, 資產總值約1億)目的是讓我跟我老姐學開車用的....新手開車. 撞起來比較安全這部老車現在還在車庫沒賣幾年後.....老姐 & 我也陸續買了s60-2.0t & bmw-320i一樣的結果越花越有錢幾千萬?破國產?守財奴?......別鬧了不認同就回家繼續吸奶吧
azooisa wrote:最後雖然常有人說..."拿身價的1/10來買車"是不切實際的說法...但我覺得是最正確的說法..... 對一個剛畢業進入社會的新鮮人來說,談總資產,根本就一點也沒有,一切都還剛開始存.租房子住,省吃省用個好幾年只希望存到頭期款.其他股票等等什麼的,根本只是遊戲性質的小買小賣,還往往是負的.可是車子卻是生活必需品,至少以小弟住過的幾個城市而言,沒車等於沒腳.身價的十分之一,對社會新鮮人來說太遙遠了.小弟是覺得緊守年收入的一半做為家庭購車預算,會是比較合理的作法.可以貸款延長付費期,可以同年買進或是隔年買-如果家庭需要兩台以上的車,不過緊守住一年收入的一半做為總預算上限,是可以比較不影響正常生活的作法.延長付費期,或是分年買進,因此購車那年並不需要真的拿出一半的薪水,所以生活不會太受影響.不同生活型態與不同背景,當有不同的作法,以上純為個人經驗,僅供樓主參考.
有人或許有幾千萬也許到幾億,不一定.不過就我身邊的人來看.有的人身上有好幾千萬,但是卻不肯花錢買百萬的車,原因沒啥,想留給小孩子,國產車慢慢開也可以很安全,等等,車買到百萬覺得浪費.有的人身上存款沒有破百萬,照樣開2-3百萬的車子,為什麼,因為他就是愛呀!!覺得錢夠養的起就好了,不需要多,即時享受當下,這是價值觀問題,沒啥對或是不對,所以開國產車的人,不一定是沒有錢喔.開雙B也不見的很有錢.重點是,自己覺得ok,不影響生活,能力上可以負擔的起2-3百萬的車子,就買下去了.
richer A wrote:爸媽約有四千萬的定存,...........太太的父母,定存六千萬....(恕刪) 答案在於"錢進出的觀念"會用"定存"去理財的人必定是相當保守的人(保守定義:房地產偏好、定存偏好、安全考量(雙B招搖出局)、T牌偏好.....)不管戶頭結餘的多寡,他們必定可以找到可遵循的路很不巧的是,"二三百萬的車"剛好不在這條路上
騎烏龜衝撞home wrote:所以開國產車的人,不一定是沒有錢喔...(恕刪) 這點我不得不認同 我有個親戚在板橋還有幾塊土地在板橋沒蓋的他真的超有錢的,一個八十歲的老人擁有市值大約上億可是他還是過個守財奴的生活,他買個菜 連家裡附近頂好的東西貴知道南亞那邊便宜就騎腳踏車去買..............重點因為80多歲了騎腳踏車跌倒去醫院看醫生 花了450元,省下的錢其實只有20元...但是它就是爽 他也有車子1994年camry 不過他沒什再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