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也是一個牛子拔拔,車子在跟老婆結婚前就已經有了 OPEL 車,房子則是背了多年的貸款,
經驗是,如果有捷運就可以考慮暫時不買車,附近交通不方便還是買車吧....
在台北市很難停車,(真的是超級難,花錢還不一定等到車位),所以能多利用大眾運輸工具。
另台北縣就看情形,不過也是要找段時間,後來為了帶小朋友,還是租了室內車位,這是很方便
且不用每次帶小朋友和一堆物品爬上爬下,再來是下雨時真的不會還要生出另一隻手撐傘。
當然,在台北的公車族真的不太會讓位 (我平常經常讓位給需要的人,但是一旦自己抱著小孩時
就看不到有人願意讓位,唉~~~~) 所以,,我還是會坐計程車以免危險(一手抓桿子一手抱小孩
半小時後,那天手就差不多廢了)
至於有車為什麼還要搭大眾運輸工具,第一個是車位問題,第二個是去參加團體活動,總不能一堆人
搭遊覽車,結果三個人另外還要開車跟在遊覽車後面? 第三是有些地方根本車進不去,要用走的...
至於房子,我也覺得目前是高點,是可以等待時機再進場,視務為真買入為價。
但經驗告訴我們,買一個適合自己的房子不是短時間可以完成的,但買一個漂亮的房子只要有錢就行。
我比較喜歡買一個適合的房子,而不是有太多用不到的公設或華麗的接待中心。
之前住過不錯的社區,標榜幾星級的接待中心和溫水SPA游泳池,住了一年後來到搬走時,連一次都沒用過。
車子嘛,折舊和維護費用真的很高,但養車千日千金,就為用在一時,真的是這樣。小朋友生病趕去醫院急診,
叫計程車來不及,直接開車就火速趕到慈濟,給醫生做適當處理,車程只花了不到十分鐘 (平常要半個小時),
這就不是金錢可以衡量的。叫個計程車擔擱的幾分鐘,可能造成的重大問題,就不是以後的照護費用和後遺症
可以想見的。 (當然平常就要跟醫院有完整的病歷和信任的良醫互動,不要病急亂投醫)
I Love SONY 無線未來 行動自由
M$ MFC +Dx10 + ASM是工作必需,Linux + MacOS X 是
樂趣和創意的來源
kdg wrote:
建議你一個作法
先接手家中的15年老車開幾個月
推一下...幾十萬的東西, 先搞清楚自己的需求和會面對的問題才下決定, 這才是正解
安全的確是第一要優先考慮的,但別把MUST 和拜家的需求搞混了
花小錢有60分和花大錢敗家有80 90 分...這是兩種不一樣的需求
還有...安全不只是小孩子而以
小孩一出生,代表大人負債千萬的開始,大人的安全,也是同等重要
樓主的規劃中,還是傳統的買房買車
但是卻沒有看到風險規劃, 說說個人的經驗
我女兒去年出生...女兒出生後,因為女兒所增加的最大的開支反而是保險
以前單身,自己飽全家飽的年代,保險買夠付自己的喪葬費就好了
但是女兒出生,肩上馬上多了千萬負債,保險不敢不買,偏偏又在低利時代才要買,年紀又不小了,保險費嚇死人的高
繳完保險費之後,所有買車買房都要往後延了
所以...建議還是舊車檔著先...等你真的知道開車的利弊與開銷,有沒有能力買車和養車,只有自己試了才會有體會
BTW
套個窮爸爸,富爸爸的邏輯,你應該拿手上的錢去投資,獲利有賺到了下一台車的時後才拿這些獲利去買車
我是10年前因為考上國立大學研究所所以長輩的一台6年的k5(跑了8萬)送我今年年初壽終正寢22萬公里
也因為這台車子所以我沒在車子上面花太多錢就是一般的保養加油稅金
加油22萬-8萬/7(每公升7公里板主想要買的那台車可是很耗油的)*27(每公升平均單價)=540,000
保養22萬-8萬/5000(定期保養)*2000=56000
稅金20000*12(我擁有的年數)=240000
比較麻煩的就是驗車了費用不高可是10以上的車子每半年就要驗一次(我沒去給黃牛驗過)都是民間代驗廠(放心一定過)450*4(前四年)+450*8*2=9000
其他的修理費從擁有起到現在加起來大概不到10萬包括輪胎(發電機換過兩次 輪胎換過三次 冷氣大修 跟其他的忘記了)
以上合計945000
不過這也是因為要擁有一台車所必須花的(換句花說當我出去玩或是要出遠門的時候交通費也可以省下來的成本轉換)
但是我少掉了買車的錢
也因為這樣所以我買車的錢可以省下來然後在四年前買了房子(工作第5年薪資是第一年3.5第二年4第三第四年5)
那時候我是一個人生活(但是住家裡)尚未結婚
前年的時候結婚去年生了小牛
首先我覺得這個板上大家都說買車就是要買安全但是安全的定義是啥
為啥覺得開tercel不安全
又版主想要買到啥樣的安全
想我今年年初才將我開了18年的k5給壽終正寢我就不會覺得那台車不安全(誠如一開始所說這台車是長輩送的我最近換了rav4)
只是怕舊車車況不好
我比較怕的是在路上突然拋錨不過我以為那跟安全是兩碼子事情
不過因為我車子都有注意在保養上面所以沒有真的拋錨過
而且k5算是很耐操的車子(tercel也是)上山下海跑高速都沒讓我失望過
車子是買來開的不是買來撞的
真的要撞到的話不管是15年的tercel還是你那台想買的休旅車下場都差不多吧
而且新車去給人家撞本來還有50萬的價值當場再折一半
車子的安全性我覺得取決於個人的駕駛習慣跟對車況的注意會不會開快車或是酒駕及輪胎有沒有注意都很重要
車子是消耗財你買了房子至少存款是轉為其他形式的資產 買了車子就真的是有去無回了
再加上車子如果沒有車庫那舊的更快
買新車停路邊隨時都有被偷被拔被撞的可能
你會有這樣的心理準備嗎
因為我是先擁有房子在擁有婚姻之前有房子覺得沒啥但是當有家庭之後
房子對我來說就不只是所謂一個遮風避雨的地方那是一個屬於自己的家
幫別人的房子繳房貸很嘔而且可能隨時要搬家再加上你租別人的房子會有歸屬感嗎
更不要說租別人的房子不會用心在經營佈置自己的家吧
其實很多人都說有土斯有才是老一輩的觀念
可是君不見外國的電影很多橋段都刻劃出當外國人買到自己的房子的那種喜悅
既然結婚也有小孩了那就應該站在家人的角度想
免費的車子能開就開吧花個5-6萬大整理包括輪胎懸吊跟烤漆都弄一弄又是好漢一條
而且相信我當小孩生出來之後哪裡都不能去了以前還可以去看場電影的要換成在家看dvd了
而且還要趁小孩乖的時候看
這樣買新車幹麻又不會經常開出去算了吧
啥對你來說是想要的啥又是對你需要的相信都是成年人了應該會有所考量
abc6469 wrote:
那問他以後呢??他說以後小孩大一點..老婆就出去找工作..但以後的事以後再說吧..
所以我的結論..端看自己的想法吧
我猜新聞上那種一家幾口流落街頭, 或是一家去自殺的,
當初大概就是抱著這種心態在經營家庭的.
沒錢, 又有了小孩? 生了再說, (反正大不了丟路邊)
沒有儲蓄? 先花錢享受再說. (反正大不了去燒炭)
一稍微遇到一點狀況(例如被公司裁員, 長期待業或是突然有大筆開銷)..
就得去借錢, 又還不出來, 但是還是得生活, 只好再借, 最後.....
不過你的朋友也有其它可能,
因為既然不用繳房車貸,
以其收入來看, 多半是靠著長輩的幫助,
而且還有長輩的財產等著接收,
所以目前的花光了, 也不怕, 那當然可以老神在在.
但這可能和樓主的情況就不同了.
bigmouw wrote:
而且相信我當小孩生出來之後哪裡都不能去了以前還可以去看場電影的要換成在家看dvd了
而且還要趁小孩乖的時候看
這樣買新車幹麻又不會經常開出去算了吧
這點我感同身受.
我個人算是蠻重視影音享受,
結果有了小孩之後, 大概前年當他一歲多時, 我還是又去買52吋液晶電視/新世代擴大機.
(想說N年都不能去電影院了, 那在家加減看)
但是事後證明使用率非常之低.
因為白天, 他要看DORA, 巧虎.
晚上, 他要你陪他玩, 你還是不用看.
等他去睡了, 怕吵到他睡覺, 只能開很小聲看....拜託, 那有什麼意思, 不如不看了.
至於開車出門的機會當然是比沒小孩時更低了.
冬天怕小孩吹風著涼, 不想出去,
夏天大人小孩都怕熱, 不想出去.
去到風景區, 小孩也不見得覺得好玩, 走沒半小時, 叫你抱著走...
去到百貨公司, 他當那是操場跑給你追.
結果去家裏附近用走就可以到的公園, 他反倒比你花幾千上萬元帶他出遠門去的地方更高興.
所以我本來想換車的,
後來也都是想說等他上小學再說吧...
反正買太好, 它也是亂踩亂搞,
買太差, 自己又不想要.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