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nift wrote:
稅制只是其中一小部...(恕刪)
也不完全是這樣,因為台灣的售價還有包含所謂的保固維修等等問題.台灣各種產品的代理商很多年前就一直強調保固幾年,維修免費等等的,加上養了很多員工,設了滿街的據點,這些成本都會轉嫁到消費者身上.我也從日本帶很多電子非電子商品回來,但是有故障有缺陷就是自負,有的台灣代理商甚至拒絕接受付費修理水貨.所以我是認為當稅制合理化之後,這些保固不是縮水,就是得加價,甚至不提供保固了
反正我在日本買的東西,在日本當地也不全都有保固的.可能國外本來就沒有什麼幾年保固這種服務吧.光是兩地售價的差距,再加上外國人購物免稅,乘上匯率,高價商品價差真的有50%以上
不管什麼迷思,都沒有安全性來的重要就是了
有A,B,C,D老闆
4位老闆認識幾十年老朋友(都6X,5X多歲了),開同類型公司(但是專精不同),公司也都在附近,事發前常常會串門子
最近因為其中開ML350的A老闆要辦孫子的滿月酒席
只發帖子給開S350的B老闆
卻沒發給開E250的C老闆和開TEANA但是實際上也很有錢(有入股某跑全省的貨運公司)的D老闆
C和D老闆都不知道A老闆要請客,只是不小心聽到風聲
就跑去跟B老闆求證,順便探聽一下還有請誰
原來都請一些開著底價4百萬以上車子到處跑的老闆們(彼此也和C跟D老闆認識)
雖然事後A老闆沒當面解釋不出為啥不發帖子
但是猜想一下也知道是什麼原因
大家公司都在附近,你家賺不賺錢,趴數夠不夠,看你開什麼車子就知道了
所以我爸(C老闆)就跟我說
要CP值開頂級國產車,要不就日系進口車
歐系進口車對老闆們來說都是開行情的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