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己的小朋友現在2歲3個月..
有買一台中古汽車..但平時上下班都騎車..
只有假日要帶小朋友出去玩或有的沒的就開車.
不是說小朋友多嬌貴.不能吹風淋雨..是方便..
畢竟很多地方不是大眾系統能到的..
而且你搭長途公車或捷運或火車之類的..
小朋友要喝奶.這還好處理..突然大小便要換尿布呢?
就有點麻煩..自己有汽車..喝奶,大小便或者要換衣服..
很方便..後廂全是貝比的東西..小朋友累了想睡..
直接躺著睡的舒服..不是很好..
而且有時小朋友在一個景點玩的正高興..為了要趕火車之類,
不是很掃興..有汽車是帶小朋友出去遊玩很方便.
雖然我收入不高也不富有..起碼我還有點能力.
讓我小朋友在歡樂和旅遊中長大..
因為我車子是停家門口..有一次快午夜12點..小女突高燒又抽筋..
嚇死我了.馬上車子發動就一路衝去急診..
起碼我在最短的時間內把妹妹送到醫院.
趕快讓醫生診斷..假如我沒汽車呢?
用機車載??..攔計程車??叫救護車??
不過也不是一定要買車.看樓主您怎麼想吧!
vayacondios wrote:
買車不是一定,而且...(恕刪)
知道本島擁車率最低的是高屏嗎?桃園、舊台中公交算方便了擁車率還是前三。台灣人普遍還是愛面子,存款達到就非買台車不可的還是佔多數,就是愛塞在路上吹冷氣也不肯坐大眾運輸,哪個縣市都一樣。
現有了老婆、小孩,難道不用給家人更安全舒適的出行方式嗎?且說真的,有車給你的甜蜜回憶,一定比搭大眾交通工具來好上太多。
也或許我從小家裡出行就是爸爸開自己的車載一家人,所以覺得車是家庭必需品。
且我還有一個觀念,懂得花錢享受才會努力賺錢。小孩從小習慣吃好用好(但不是奢侈),長大後他為維持過往的生活品質,就會去想如何領高薪,不會屈就於22K也能生活,或許這也算是一種無形的養成吧。
甚至有時我還會想,父母有辦法將四個小孩拉拔長大,現自己養兩個小孩就擔心養不起,真有這麼無法青出於藍、賺錢賺輸父母嗎?
相信大多數的不會因為有車而造成生活困難...
有小孩買車的原因,反倒是因為工作型態所影響..
去統計為了小孩而買車的人..工作型態一定是工時長、下班時間不固定的人為多數(因為通常為早出晚歸)..
若透過固定時段的大眾運輸工具來移動或帶小孩,會限制了可支配家庭時間的分配...
因此會選擇買車來自由安排自己可支配的其他時間..
試想,平常已經忙得要命,上下班時間也無法估算該搭何時的公眾運輸工具..(離峰時的班次頻率會降低)
小孩大多都託給長輩、幼托或是保姆,早早的就要把小孩送出,很晚再去接小孩..因此需要車子..
撇開週末須隨時有被call回公司的可能外,平常已經忙碌..周末可多點時間休息,想出門隨時車開了就帶小孩出去..
而小孩有臨時需求時也不會因為要計算大眾運輸時段而被影響...
以上,個人想法...
回歸樓主的問題,
其實只需要問自己一句,有沒有想要更便利且讓老婆小孩能有舒適的移動空間?
如果有,且不會為了車子去影響基本的生活開銷,就買吧..
如果沒有這樣的需求,認為搭大眾交通工具仍可愜意的支配工作以外的時間,就不需要買了...
就這麼簡單...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