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6

信賴原廠卻遭詐欺取財[事件已落幕]

bacchuss wrote:
目前有考慮將事情反映給日本豐田總公司(無奈本人日文不通)(恕刪)


贊成再+1
總公司知道的話
事情或許會變的更簡單
看看有沒有熱心的朋友要幫忙翻譯
這讓我想起以前電視上播國外的新聞,大概是說修車廠如何騙老人家的錢

媒體故意將已知有小問題的車,請老人家開去修理廠維修,結果被修理廠狠狠的敲詐,還有的說修其他(沒壞的)地方且收費

沒想到台灣原廠的保修也會這樣

修不好還騙人,無才又無德

反映給日本豐田+1
很明顯構成詐欺條件了
這對商譽影響很大
樓主加油,
toyota這次太過份了,
欺負消費者到這種地步....
建議樓主到 U-CAR 發文
那邊很多準買家在看

若有需要幫忙日文翻譯, 我也可以問問我們家的日本業務可不可以幫忙
bacchuss wrote:
賠償金額部分解釋如下:
本次損失如估價單$144,478元乘上消保法規定的3倍,加上97/1/6已付款未修好的52,440元,加03年CAMRY市值約30萬,其他如技師鑑定,法律人士到場車馬費及本人不便之處的補償,早已超過乙部新車價格。
(車輛變更引擎必須至監理單位檢驗,並更改原始車籍資料引擎號碼之登載,車價將剩餘一半之殘值)
其他涉及刑事部份尚未估算在內。

看您的文章應該是有請教過專業的法律人士,但是您提出的賠償金算法卻非常的不專業
那個車輛殘值應該算在內是不符合邏輯的
比較像是商業談判的開價方式,看來又是個期望能靠媒體曝光取得更高和解金的案子
這其實也沒有啥不對,車商的確應該讓他有所教訓
但是如果又是個一個以保密協定移除所有資料收場,大家的聲援又變成一場鬧劇收場,媒體不過是個用過即丟的工具
大家還會那麼熱心嗎?
車商有得到教訓嗎?會買的還是看到神話照樣買
雖然如此,還是回歸正題,也許對其他網友還是有點幫助

那個懲罰性賠償,我只能說別太指望了
台灣的法院在這方面算是非常保守,除非廠商有惡性重大的處理有關安全問題,不然就別指望法官會用這條判懲罰性賠償,
給廠商教訓是一回事,不代表就要讓受損失的人在被填補損失之後還可以獲得其他利益
民事法院的工作只是幫你把失去的財產討回來,教訓廠商不是民事法院的責任,請找刑事法庭

至於你的損失怎麼算才合理?
請用財產總數的增減來看就是了
最多就是TOYOTA收回這台車,賠一台同年分同里程的二手車給你,不然就是修到好+二手車價的減少(原廠如果都修到好了,跑二十萬的車會因為這樣價錢比較差嗎?以T牌的光環應該不至於吧)
加上第一次有收錢沒修的部分(有修好的部分還是要付錢的,只有沒做的地方要退錢),還有因為要保全證據和訴訟所發生的費用,至於您的不便,"必要"的替代交通費用是可以請求,計程車資有單據的大部分會算,但是租同級代步車法院會採用的判決其實不多
至於精神損失,建議你多找找判決,法院對這部分的審查算是很嚴格,因為這很難舉證且漫天喊價
法院對這種沒有憑證的東西打折的折數都相當高
而且以上的損失都要由你負責舉證,舉不出來就當作沒有
真的上法院,您所期望的與法院會認定的差距其實是相當大的
樓主做了很多功課才上來po文,比起一些什麼都沒有就上來罵的好太多了!拍拍手先!!

我是存心希望樓主可以要到應有的賠償,尤其是那個收了錢沒修的部分,真是可惡至極!一個人要對抗這個幾乎在台灣算獨大的車廠確實不容易,加油!
小弟不懂某些人士所言?
我想每個人看待這些是應該是以第三人客觀的角度來看待
車廠收錢未處理分明是錯在先
不是出了狀況即言不可能賠,或是不會贏?
請問你們有與豐田打過官司,或是你們之前也吃過虧?
贏不贏是其次,重要的是經銷商是否會更正此錯誤行為
設身處地想一下,今天是你們遇到這種狀況
你們只會鼻子摸一摸就結束了嗎?
保養廠隨便送你幾次保養免費,大家就開心了嗎
難到你不會生氣,不要看別人的例子就當成看戲
那最好保祐你以後不會遇到相同事情。


難怪豐田可以在台灣市占第一
車價便宜的真相就是
賣車時讓你砍一刀
修車時連本帶利砍回來

樓主機警的態度在消費群裡算是少之又少
不要說檢查工單
大多會不堪其擾而購置新車
這次豐田踢到鐵板啦~

但豐田給媒體的廣告費不少
看來又會不了了之
如果真是廠商已承認第一次收了錢未維修,然後第二次報修又未主動認錯,等於是再犯,怎麼還那麼多人認為勝訴機率低??

事證明確到這樣都不打官司,台灣消費者乾脆全部舉旗投降好了
  • 26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26)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