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316468 wrote:科學園區工程師當然月入數百萬可是是工程師比較多還是基層作業員、安檢員、清潔員比較多... 你大概不知道台灣有很多無晶圓廠的IC設計公司(有數位有類比)像是聯發科,就是專門研發IC設計,生產就交給台積電這種代工廠這種IC設計公司就是多數都是研發工程師
科技業20年前就已經傳產化,然後分紅費用化,老早就是科技新跪,有拿到當年傳產化、費用化之前的人幾乎都40歲以上了,還是因為現代人保養好,40歲你看起來都像20歲?回顧一下當年台G光是年終獎金就三百多萬,不是全公司平均,是公司最低領這錢。米勳王 wrote:為什麼很多高級品牌開始年輕化?因為產業結構變了,拜科技之賜,現在多了很多科技新貴有錢的年輕人變多了,所以才會有您看到的現象,不一定是拿父母的錢買的
自己身邊就好幾個在家裡工作 都是工廠小開講實話 家人經濟能力好 根本不用靠他養 房子也不用買賺的錢 買個百萬的車來養 都滿容易的 掛公司牌 加油稅金保險也都可以用公司名義出大部分都父母出個5.6成 剩下就自己慢慢還有錢一點的就爸媽全出囉 不然就把爸媽的車直接拿來開 久而久之就變自己的了父母再去買別台 ...以上就是身邊案例
Dr.Corgi wrote:就連我最近又買房,房仲約30而已,也是開約200萬的豪華品牌車,他說在28 29歲時有賺到,一年約兩百多三百萬,買車又買房這社會上,靠自己雙手打拼、英雄出少年的人真的不少 我記得才幾年前,媒體都說年輕人22k快活不下去了,現在都這麼滋潤了?政黨輪替果然有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