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國家要進步,適當的產業保護是應該的。問題是要保護多久?現在是地球村,所有產業都要面對國際競爭。像我身處傳統紡織產業,政府有給甚麼保護?2001從業人員26萬多,2018只剩約16萬人,還不是努力求生存。政府保護汽車產業幾十年了,這個產業真的不長進,就只會組裝。賣那麼貴,也不用撞擊測試,至少安全要做好嘛!
aronyang wrote:很奇怪,這麼多人搞不清楚,其實過去30年(1988-2018),其中只有馬英九一任是藍營。其他全部是綠營。李登輝(1988-2000), 藍皮綠骨綠政策陳水扁(2000-2008)馬英九(2008-2016)蔡英文(2016-2020)...(恕刪) 我噴飯了我,原來李登輝執政時的連戰,許水德,馬英九,好伯伯,宋楚瑜都是綠營的啊,本日最好笑非你莫屬,他執政當時所有都是藍的,沒一個綠的,原來都是綠骨~~~
jijerwang wrote:廢話連篇,人民要的燃料稅隨油徵收你們不做,人民要調降汽車關稅你們說沒有規劃,到底這個國家的主人是誰???這些官員適任嗎?為什麼我們要納稅養這些米蟲? 在台灣目前的文官保護制度下,不管他再怎麼『米蟲』,只要他不犯法,誰都動不了他!不要說把這些人免職,光要把他調走都困難。調職的時候不能夠降調,要有其他相同職等的空缺才能調動!
廢話連篇,人民要的燃料稅隨油徵收你們不做,人民要調降汽車關稅你們說沒有規劃,到底這個國家的主人是誰???這些官員適任嗎?為什麼我們要納稅養這些米蟲?這些米蟲只希望把你十年以上的車都滅絕~這法案很快很有效率~半夜就通過了~民酯民膏所買的核四燃料棒也很有效率~趁半夜就送走了~全民買單~所以賤民們~乖乖買電動車吧~乖乖吸火力發電吧~乖乖享受米蟲重啟核二的刺激吧~如果全民再不覺悟~就乖乖的~默默的~被這些不許人民發聲的米蟲宰吧~
da7230 wrote:瞎扯淡...中美日這些大國就是保護主義中國更不用講保護主義下的山寨大國現在他們有很多世界級的大企業了人家做什麼 他就做什麼他還不讓你進他市場他的國產車也是他們自身的笑話但也只能滿街跑現在賓士都要被他們買下來了 問題在於中國有巨大的國內市場他可以靠政府補貼養得出很多產業而且是全面性的比如C919民航客機 這樣的航太產業台灣養得出來嗎?你會說台積電呢?但是台積電是早期已經形成比較優勢+壟斷優勢但是國產車卻是扶不起的阿斗 ,國際市場上早已經打不過日本豐田 和德國大眾汽車已成定局別人已經早於你形成比較優勢,形成規模經濟性這時候「保護幼稚產業」等發展起來再開放自由貿易的策略就不可能提高國民所得亞當斯密也早就知道分工可以提高勞動生產率如果市場不夠大分工就不可能再細化分工不夠細就不可能降低成本根據亞當斯密的理論國富論 經濟就是在專業分工之下得到效率的提高西方的經濟學之父亞當斯密 說過如下的話 ----------如果一個人來完成生產鐵釘或針,所有生產步驟他一天可能可以做10個針或鐵釘(比如找鐵匠製作)如果把鐵釘的生產拆解成1000個基礎的步驟讓一群工人在工廠的流水線上分工合作人均產量一天可能可以生產1000個鐵釘,相比之前的手工生產10個,1人完成所有製程 人均單位產量提高100倍人均產量在分工之下效率得到極大的提升 成本被降低這就是資本主義生產戰勝農業時代手工業的原因但是如果你的市場不夠大 例如一個農村可能只有500人口 每人每年需要10根鐵釘整個村子1年最多需要5000根 一間大工廠的產能1天就滿足了1年的總需求這樣的投資就會變得無意義,而且「無法發揮規模經濟性」因為投資根本無法收回成本但如果鐵釘工廠服務的對象不是一個村子,而是世界市場需要量是幾億根鐵釘 那樣就可以達到規模經濟性同時每根鐵釘的成本降到最低只有夠大的的市場才可能形成規模經濟性 降低成本 提高勞動生產率如果貿易保護是可行的............你試想想看在一國之內台北對高雄的產品課徵關稅,高雄也對台北課徵關稅會增加台北的福祉嗎?無法自圓其說的邏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