_Alumi wrote:前面不就有人說便宜...(恕刪) 大桶分裝指的是55加侖桶,日本不管1L,4L都是小鐵罐裝。看不出哪裡比較安全?台製神油偽洋貨包裝漂亮鐵罐裝的很多真的怕假油,請愛用CPC機油。
突然看到這一篇,無聊來回一下!!1. 機油會貴都是貴在總經銷商,覺得好賺可以去代理個品牌來試試看,水貨本來就是不透過當地總代理商採購,折扣也有限,多是找當地的中大盤去分貨,最厲害的是廠內主管自己私底下販售(這一塊才是精華,不過有做的都很低調)2. 汽車相關的水貨 平輸產品多~別說機油了~10年前就開始訂國外的進口零件來台灣了!(如果沒有這一塊 大概外面材料行,修車廠會倒掉1/3,因為做不出價差~客人會覺得回原廠就好)3. 至於機油因為是通銷品所以利潤普通,價格跟競爭真的殺很大! 不過價格壓低,散貨真的比較快! 之前訂過一批~客戶都是幾十箱在調的,不過因為占空間加上原廠油量沒那麼大就不玩了。4. 與其在乎水貨機油,不如去問為何市面上有一些,奇形怪狀的機油,號稱多神多好用~這個區塊比較讓人擔心5. 版主上Amazon去跟人家批量...這哪招? 買的價格取決於你可以接觸到的源頭層級工廠=>大盤or總經銷商=>中盤=>小盤=>零售=>消費者 當中還不包括盤商互調之類的感覺這一篇戰力不足,下次做好功課再拿出來戰。
樓上的應該是通路業的相關同業整篇看下來,一堆人扯一些外行話,我也是看得一直笑....差點水都噴到螢幕上經銷通路,看似簡單,其實不簡單啊真要這麼簡單,大家都去批東西來賣就好了啊不久後,世界第一貿易強國!! 台灣 這名號將眾所皆知
那就講個例子一人在會計事務所幫某家名機油代理商做帳之後要報稅發現其中進口的其中1個油品“進口的量”跟“販賣出去的量”相差非常多,而且人家年銷售額也滿高的只能說這種現象在業界確實存在這種東西,真是看自己的良心的生意,一般人也發現不了呵但是數字可以說明一些問題買的永遠沒有賣的精,這是亙古不變的道理
achilles_iverson wrote:那就講個例子一人在...(恕刪) 其實你這樣只能說這個部分進口沒報稅而已,還是不能說明他賣的是假貨...做生意本來就是看良心了,不看良心就看存款簿了! 兩者都不看,就自然淘汰了...至於稅這部份精華所在,版上有很多海空運的業者!! 都可以幫你解決疑惑,我猜大哥您應該也很清楚 至於介於合法跟不合法的灰色地帶,這個我無法告訴你!!再講下去,我覺得國稅局又要開始出勤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