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yty200419 wrote:按照民众意愿增加啊...(恕刪) 當然不是你不懂民主不了解什麼叫自由民眾有意願是一回事那是他的自由但資本家也有自由選擇的權力當評估不想賺不要賺不會賺他也可以不賺這不是兩分法
tyty200419 wrote:按照民众意愿增加啊...(恕刪) 叫殼牌來它就來,這就是民主呢!是政府要補貼他嗎?是民眾用高價跟他買嗎?不怪你,中國還沒民主過在中國做國內生意的的純外資公司,應該是很稀有,這種產業必然規定必須與中國人採合資方式設立,中國人一定有股份,而這規定,就是讓紅二代快速致富的捷徑,門神很重要,紅二代的關係就是最好的門神,揷乾股領乾薪台灣兩家,大陸有台灣超過56倍的人口,土地更不只100倍,應該要有100家才對,沒台灣的50倍數量,是中國很丟臉的一件事
tyty200419 wrote:按照民众意愿增加啊。有台湾同事说到哪里都只有中油和台塑的油很不爽。想要壳牌和bp,这不是民主吗?这不是自由吗?...(恕刪) 不是我們不想要殼牌跟BP啊(事實上我還想要埃索跟雪芙蘭(就<明星大偵探>節目贊助商那個))而是他們在計算過關稅跟市場後,不願意來這裡賣啊(外國品牌(基本上不限業別,特殊業別除外....應該是啦)在台灣設公司設廠法律上是不用跟本地廠商合資的.....所以可以是純競爭關係(不過當然也是有很多品牌是由本地廠商作維代理商,或是合資的模式來降低成本),然後政府主要還是要保護本地廠商.....所以....)(望向基本上等於戰後台灣汽車史的裕隆集團發展史,望向只有兩顆氣囊(無ESP)的2018年式新車(市面上還是有的,而且是主要品牌),望向各種早已消失在市場上的歐美品牌(其中不少都是死在同一個代理商手上)........先聲明喔,我家從第一台車到現在,每台都是掛YL或日產標的....半數以上還都是速利(sunny/sentr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