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一個汽車產業也能講成這樣
每個國家都有自己發展的路要走
每個國家支撐經濟的方式也不一樣
只要人民幸福快樂才是最重要的
君不見世上先進國家
沒有汽車產業一樣能舉足輕重影響世界
台灣經過西方民主政治洗禮
在渾沌未明的時空理
參雜民族情緒的自卑與徬徨
加油吧
努力在自己個崗位奮鬥吧

有人對台灣的汽車工業有恨鐵不成鋼的遺憾,有人一直睥睨韓國汽車工業的成就,這都有點超過現實,而流於情緒。
如果我們的汽車工業比韓國差,會讓你覺得不舒服,那可以你要調整一下心情,因為這個是不會改變的。時間和資源花在哪邊?成就就會在哪邊?韓國是傾全國之力在養產業。
只是有汽車工業是不是就保證了這個國家的前途和人民的幸福?那倒未必。沒有汽車工業就表示這個國家沒未來,這也不必然。國家發展自己的利基產業才是真的,拿大把錢去燒出國家強大的圖騰,不是人民之福。
台灣汽車(整車和品牌)工業環境也許你有不滿意之處,但把其它(汽車零件)一樣一樣拿出來比,我們的不會比較差。會賺錢的就好,做什麼其實沒那麼不重要。
記得1997金融風暴,韓國這個大家看好的國家差點把自己搞倒,那時大宇汽車每賣一台車還不如台灣deerport賣一苞車燈賺的多,應該說賣的愈多賠的愈多。
這次金融海嘯,又再面臨同樣的窘況。每次都下大注(摃桿太大),下注標的太集中(幾個明星集團和產業),大贏大輸;和台灣人的路邊攤個性,且戰且走、小心翼翼是很大不同,所以我們一路看不出大起,也不至於一敗塗地。韓國人民一陣子就要拿錢出來撐政府過難關,不知道身為台灣人的你,想不想過這樣的生活,至少我不想。
前年有人說韓國新入職場的薪水已經比我們高了,我們被比下去了。只是有人特別比一下,韓國的一籃物價比之我們要高不少,真正可支用的錢,不見得比較高。
我常說:買籠面也要收籠底。一整箱的水果不是只買上面那層又大又漂亮的,下面小又有傷的也是你的。韓國傾全國之力在撐明星產業,讓他們大大露臉,但背後的風險也是大到要全國人民擔。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