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在看車, 鎖定的是進口車, 包括歐系日系車等都有在爬文, 但由於我不是汽車製造這個產業的, 不太了解相關的細節, 有一個問題很想了解:
進口車到台灣, 以 RAV4 舉例好了, 拔拔配備之類的算小事, 但車體結構會跟國外銷售的版本不同嗎? 一些鋼材或測撞報告等, 是否可以參考國外的資料?
如果一個工廠要針對不同的出口國更改結構, 排定的生產線就需要切換, 甚至模具等也會受影響!? 這樣成本一定會提高很多
我了解每個產業水都很深, 有沒有在業內的專家可以分享一下? 謝謝
---
1更:
後續陸續找到這邊 01 的舊聞, 內容很好, 給大家再回味一下: [懶人包]有關於1500MPa或1800MPa鋼板的討論
簡單整理其中的幾個重點:
- 偷就是要省錢, 如果無法省錢還增加麻煩, 不如不偷~
- 拔配備算是組裝線, 對應不同出口地都有可能調整
- 要動到車體, 從件號就要不同了
- 如果沒有足夠的銷售量, 或是直接在不同國家開特規線, 而是要在母國做兩種沖壓線, 不一定划的來
---
2更:
謝謝9樓大分享了很多實用資訊, 可以到那邊多看看
簡單整理其中跟我的疑問有關的幾個重點:
- 海外不同國家地區生產進口來台,多少也會有所差異
- 以特斯拉為例,會想挑 Model Y 德國生產製造那一批; 以 Ford Ranger 為例,會想要泰規、美規
以上若回歸原始的問題, 在查國外鋼材或測試撞等報告時, 需要考慮到生產國的差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