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邊將個人在汽車各品牌車廠開發車體與配件、辦理驗證、認證等等,在這邊做個彙整。
https://youtu.be/cTUslNZrSw4
目前玩VAN車露的露友有很多類型,得先需確認您的個人中毒的輕重症而定。😆
以下單談論轎廂式、廂式車。
【零、轎式車型】
例如Toyota Sienta、Honda Odyssey、Toyota Sienna、Hyundai Custin (大陸Custo),或老一輩的Wish、Mazda 5 、I-Max這類的車型,皆是屬於轎式。
這類的車型,受限車艙高度較低扁,但上路涵洞、地下室、停車場較不受高度限制,這類車不適合改裝大量木作等走向自走式露營車。
較適合攜帶充氣床墊等簡易式裝鋪的輕露營類型。
如果你偏好進一階的車露,則可以為自車艙體大小,添購可卸載式VANBOX安裝車尾廂內,可形成床體、後艙有基礎水、廚等設施可用。

例如台灣輔康公司所導入的歐洲製EGOE VANBOX露營櫃體組。
官網 :
https://www.egoe-nest-tw.com/
目前輔康也有推出優惠促銷活動,有興趣的車友可自行聯繫該企業王士豪經理聯繫洽詢。
此後,就會步入到VANBOX以上的露車型式(含VANBOX標準露營車型式)。
通常會建議選購廂體型式的車,就不會是轎式型式車型。
【一、轎/廂式混種車型】
例如VW Caddy、Ford Tourneo Connect旅玩家、Citroën Berlingo布丁狗、CMC Zinger等等車系,車界是歸類於這混種車。
具備轎式的特性,但後艙廂又比上面轎式RV車來得高。
後艙的容積比有所提升,操駕上也偏向轎式駕乘感。
而這類的車型,也是適合VANBOX這類的露營櫃體裝配型式為基礎。
例如Ford Tourneo Connect旅玩家 MK2.5末代,後艙二排、三排,皆有原廠配置的快倒平整化系統椅,也是此車相較Caddy糖果號與Berlingo布丁狗採人力拆除很有份量的二、三排椅,是其最大的賣點。




會較建議保留原車活動椅可變設定,採用可卸載的櫃體配置。
針對出門旅遊天數與實際需求,安置活動櫃體或廂體的需求靈活設變。
這類車並不太適合作固定櫃體,通常內艙設定也會較偏乘載人員,除非購買貨車版本。
例如Caddy CarGo或Berlingo VAN貨車限乘2人,具備後艙無內裝款來進型木造櫃體的大量變造。
【Caddy CarGo】







【Berlingo VAN】



【二、基礎標準廂車型】
廂體式車,入門從基礎的Veryca A180、TownAce VAN等50~60萬國產廂車為基礎發展
【Veryca A180】









A180的優勢,就是中華車為其做了各種市場需求的認證車型,包含改露營車最多人想要的純客車認證。
另外,車型座位數也非常豐富,最多高達8人座認證款式。
除了油車,也有純電車版本可選。
幾乎是目前廂車最多款可選的天花板車型,再挑,也沒別的車廠認證車型能比這台車更多樣化了!!

【e-Veryca E300】

而A180車,如果車友用車偏好短程約100~200KM使用。
則可以考慮購買e-Veryca純電版本,扭力、動力,皆較強大,行駛質感安靜、無油耗、僅電費。
同級各方面,也沒有這樣純電車的競品可選,大概也是目前台灣購車,花相對持有成本門檻較低的選擇。
可視電池與車產分離方案,購車門檻更低,電池5~6年後衰退、廢棄、更換等,讓中華車去替車主傷腦筋,也較符合現階段,電車萬法並不全的過渡期。
不然單單電車電池報廢處理,到現在政府與車界,也還沒有妥善的方案。
電車滅火、保險,也還在陸續修法跟進當中。
e-Veryca 300的入手,可以說是廂車界最低門檻的一款車。
【TownAce VAN/俗稱湯A或T-ACE】








目前這台國產小廂車,可謂同級戰力天花板。
TSS頂規版本,現在跑各經銷訂車,幾乎都是候車期長達8~12個月起跳。
去年10~11月第一批訂車的車友,幾乎一票都是等了6~7個月才交到車。
去年底與今年3月,各大站版可謂一片哀嚎,等無車。
也是繼Jimny JB74中古車行搶車梭哈最愛把控操盤洗加價後,最讓該業者愛不釋手的不二車選。
要車,TSS版本61.9萬從最初洗+1萬,到現在加價8萬堤車先,也造就目前購車新一波亂象。


因為市場太多中古車、貿易車業主搶進,競爭激烈。
也有一堆中古車業者自己找木工、鐵工、水電工,自行改造露營車,上市供應77萬加碼銷售。
用來跟其他競爭業者做出區分。
由於此車,整個露營車改裝市場可說是來到近年高峰。
一堆木工、鐵工、水電工業者,也紛紛加入這個露營車打造市場的戰局。
市場極度競爭下,便也開啟新一輪的低價改裝競爭。
例如木製件,採用成本最低的密集板,表面輔以貼皮,客人看不出來也不懂,幾千元,傻傻的就裝了。
3~6個月後含水吸水、板料彎曲變異、發黴、發臭。
木造板料為了拚低價,幾乎沒有業者採用TAF國家認證實驗室認證的緩燃防焰、低甲醛F1認證製件木料。
為了拚快裝辣低價,木板對車體鈑金直接用自攻牙螺絲強攻,大陸駐冷,直接後艙地板挖換氣管口、冷凝管口、引線孔、吊掛車底水箱直攻車底鈑金、室外機吊掛車體採便宜角鐵直攻車底鈑金...等等,3~6個月後大量鏽蝕問題產生。
採用沒有過商檢局BSMI認證,
車主自己得糊牛屎。
一堆粗製濫造的問題紛紛產生。
低價從一台2.5萬改到一台60萬改都有。
以過來人來說,木造如果採用華木夾板過耐燃1級+低甲醛F1認證,單單一台車份CNC洗一車木地板,就要13000起跳的成本,去哪邊生改一台車10萬以下改有安規的車!要含有過檢+安規的水幫浦能動、有水箱、有駐冷電池供、要有駐冷吹諾!!!

單單電車標準檢驗的滅火器,級便車廠大量採購,一顆就要3.5萬~5萬。

可以說,一車得道,雞犬升天來形容這台車所帶來的市場興盛與亂世現象。

【PS.】特別注意-
TownAce VAN目前僅有貨車認證+客貨車認證。
而最多車主購買的,皆為客貨認證車型的TSS 61.9萬頂級為主,其次是58.5的客貨車。
須注意,它畢竟是客貨車認證,並非客車認證。
客貨車認證,較適合可卸載式的櫃體組改裝用品,驗車作為裝載貨物來看。
原車認證鐵桿皆須保留。
所以車友如果殘殘沒搞懂法規,用木造板將車內艙環艙木造釘死釘好釘滿。
阿這....就不得不恭喜驗車前,還原拆飽、拆爽。
如果去挖車頂改外推帳,5年後大概就直接拉報廢比較快,就別浪費成本勞心勞力還原了。

原則上,VSCC針對客貨認證減稅車型,只會越來越嚴格審視。
避免被車廠與車主,作為逃漏稅的產品。
所以,要改"自走式露營車",這台建議採購貨車版本來辦理審驗。
不然就要車主們集體去跟和泰汽車請願,看和泰車是否有意願另外申辦純客車型的新車認證。
在目前沒有的條件基礎下。
建議客貨認證車友還是咖認份耶,以免改錯發生悲劇。
建議客貨認證廂車改裝形式如下 :(可點照片放大觀看)
拆卸鐵桿+環艙木造封閉帶來的驗車問題-

建議採用可卸載式櫃體-

【三、中型標準廂車型】
進階70幾萬再大一點的廂車,則有Delica。





目前同級無競品,但大多車露友,偏愛老款柴油 4X4 Delica阿卡,中古車價,也從過往1994~1997年份車8萬無人問津,目前Delica 綠世界車行簡易翻修好的,行情約莫站上38~50萬之譜。
但因為年份老舊,故車友們戲稱不是在修車中、就是在送修路上,總之,要很有愛,收購搞下去,沒有那種花小錢就能嗨的事。
新款阿卡相較反而乏人問津,原因無它,因為沒了較合適的柴油動力,油耗成本降低,現行僅剩大動力油車,油資成本較高。
也沒有4X4底盤。
加上眾人嫌醜的米字臉車頭,導致方方面面,車露友較不賞臉,反而偏好收購老阿卡來改裝。
【綠世界-左右天窗】



也因上述種種原因,讓過往的綠世界這台車,現在中古車市值超級大翻身。

【四、大型標準廂車型】
進階便是來到百萬級距設定。
台灣大概也只有Toyota Hiace,目前想不到5米這尺碼的標準廂車,還有啥其他競品售價在100~110萬內。
【Hiace】




Hiace是純貨車版本,前艙為三座設定。
曾經一度熱門夯過。
但因為過多露營車打造廠,車友不黯法規,去改裝廠洗開車頂外推帳、側車外推窗等等改裝。
隔年驗車即面臨報廢處置。
讓露車此車的風潮逐漸降溫。
而今年3月初,VSCC終於公告了貨車版本廂車車窗改裝規範。
Hiace車友們,得以向原廠經銷商採購認證原車玻璃,為自車進型鈑金窗切開,換裝原車玻璃使用(但外推窗仍屬非法改裝)。
但VSCC車檢開了一扇窗,同時也關閉另一扇窗。
也就是露營車友們普遍愛改的雙前座旋轉座椅。
VSCC現階段為了強制認證貨車廂式進型這樣的變造,頒布新規範,強制車廠此車改裝露營車,需加裝駕駛艙屏隔板,原本認證車單一支金屬鐵桿,已經無法滿足VSCC的審驗標準。
貨車廂式改自走式露營車,將面臨更嚴苛的認定檢驗標準。
VSCC車審中心的標準,便是不該採用便宜貨車稅務的廂車改自走式露營車,廣大車友們,需依照標準,採購客車認證標準的Granvia版本使用。
也就是付費使用的概念。
為何車體打造業者偏向採用客車認證廂車改自走式露營車,也是這個道理。
【Granvia】







但Hiace的百初頭萬設定,台灣也沒有市場其他競品可選,仍是最佳選項車單之一。
三人乘坐,也是有相當優勢滿足小家庭使用。
來到5米以上尺碼,車主唯一需考量的,就是有沒有夠大的停車位使用。
可以前往的山路,也較偏向正常鋪裝道路。
過於狹小的非鋪裝山道,就不建議車友前往冒險,迴轉半徑、車寬、車長,都相較不利這類路段使用。
而4米9~5米初頭尺碼廂車,預算經費充裕260~350萬,當然就是這尺碼的夢中情車。
也無他選,便是福斯的T系California Beach或更高階的Ocean。
【California】



尤其Ocean,單側壁具備整體式鋁合金輕量化三合一廚櫃(前小水槽、中爐具、後冰箱),後艙也有鋁合金壁櫃組,連通車體外部補水、補電。
高質感的床椅模組、原廠塑膠防滑地板+滑軌道、居家式塑膠射出全頂棚飾板、二樓外推掀頂帳、無縫車側軌道車邊帳等,都是車廠標準的開模精緻作品,不是一般坊間木造或木製NC製作。
鋁合金櫃體內承板,也採用鋁合金板料正反兩面+內橡膠發泡成型。
台灣的各車體打造廠,目前沒有這種高檔製程,這些光開模具,設計專車專用,沒花個幾千萬,連半艙都做不出來。
這麼好搞,早就MIT國產自己搞一搞了。
單單金屬6061鋁材要開這些模具+車艙射出件這些高碳鋼模具,看了就暈。
錢都不是錢的Fu。
國際大車廠,有錢就是爺。

【五、巨型標準廂車型】
到這檔次,一款是台塑集團引進的義大利IVECO拖車頭改制的自走式露營車廂車。



例如台中IVECO歐捷汽車所打造的車體與內外裝件。
IVECO自走式露營車的認證,也是目前台灣廂車認證車型中,相較自由的破窗與設計變更。
這也是拜台塑IVECO認證車體的特性所致,有他們自家所設計打造的廂體。
算是台灣露營車車體打造相對至頂的車體打造模式。
採用居家分離式冷氣或窗式冷氣,符合台灣商檢局認證與審驗。
通常IVECO歐捷會於車體左後方開對外通風窗,將室外機朝外安置於此處。
有較好的避免普遍露營車變造,採用不合規沒認證的大陸機,安置於高汙染源的車底,將車艙地板擴一堆孔,產生1年後一堆鏽蝕與不良的問題產生。
另一款,便是車長將近7米的VW Crafter。







這台車,算是目前一般轎車持有駕照可以開到的最大型車種之一。
長軸版,已經可以算是巨獸級。
但每年台灣的導入配額相當有限,一年大約70~100台之內,有時甚至掛0。
這類的巨大廂車,要住一家4口是沒問題了。
也有標準的露車站立式衛浴、廚具、壁櫃、客廳模式。
澳洲JAYCO有完整的配置,後艙並提供2個座位模式。
這巨獸級VAN車,不論長短軸,人員都是可以直立式在車艙內走動,是真正的居家型露車。
但因為尺碼過於巨大,能跑的地方相對更加受限。
----------------------------------------------------------------------------------------
【結論-】
目前的廂式露營車選擇,就要看自己露車毒癮中多深。
有些車友問說怎麼不選皮卡、貨斗車類。
這類車,是屬於 " 承載式露營車 "。
通常貨斗車改,驗車如果沒有變更認證通過,會得為了後斗變裝的廂體,在那邊上上下下。
這類的承載式露營車目前台灣改裝數量相對市場需求並不大。
如車廠要走VSCC審驗,大概也只能採逐一認證,VSCC就得派員到廠實車檢驗審批。
一年可能做沒10台車。
而以皮卡為例,通常買這種車玩野營,財力需一定堅強的基礎。
除了有財力,另外要有土地養車,除了有土地,為了後斗廂體,你還得要有對應的設備才行得通,也就是較適合家裡是開鐵工廠這類的,廠內有天井吊掛設備,或自己有山豬,貨斗式廂體,才有辦法適合完美匹配來使用。
玩這種承載式露營車的客層,會比養一台五米多的VAN來的有門檻。
如果對露車的認知不足,做得功課不夠多。
良心建議,花個2~3年,搞懂再來買車,再來玩。
需搞清楚,啥能改,啥根本不能改。
有些改裝,例如VAN廂車車頂挖開做外推帳,台灣法規認證目前也僅僅只有桃園阡陽(泰山堤陽)有通過VSCC認證的Veryca A180這款車型,且必須是全新車,才能在該廠進行這樣的變造與取得合法性。
溯及既往的Veryca或威利或百利廂車,通通也還是不能改,雖然是同一台車。
不能改的原因無他,因為已領牌車,政府認定已經先爽走稅金稅額。
領牌後變造,便是逃漏稅。😆
公部門的車輛稅額,是對車廠+車主雙向收稅,逃一皆不可行。
而一堆車友變造大陸生產進價1.3~1.5萬,台灣AM售後市場3.5萬的可變床椅,目前都沒有過審驗與ARTC座椅拉測等測試條件。
以VSCC公部門視角,就是違法改裝。
FORD KUGA MK3客貨認證車,拆掉鐵桿+修改二排椅背傾角,都被VSCC噹到不要不要,不得已只好另外申辦Vignale純客車認證車型,並禁止全省經銷商幫客人變造鐵桿與椅背傾角+變造車進駐展間展示現在皆禁止。
車友問說驗車廠過不過得了。
以前懸吊降底盤都能過,改很大,找黃牛能處理。
現在,找黃牛試試看,改海拉有沒有黃牛有叫肖幫你驗在說!
何時會抄到民間代檢廠,沒人說得準。
建議車友改床椅,原車座椅自己還是留下備著先。
另外~沒做好心理準備東挖西鑽大改車,中古被當拉基沒人收,就不要亂挖。
外頭這些救護車、露營車,打造都挖得亂七八糟,5年後甩中古,沒人要的。
露車也是同樣道理。
盡量單純改,不一定要挖車體去改駐冷。
T系車友,自己DIY弄個T型木架,買一顆合法過商檢局認證的窗型冷氣,到營地架上車邊窗,只會比營地各大大小小的駐車冷氣都還更實用。
如果長跑合歡山這類高山車露,幾乎用不到冷氣,帶個2台12"勳風扇,一進一出換氣,就涼到不要不要了。
所以,車友主要還是要了解自己真正的需求是啥,再買車、再來改。
穩湯無腦被洗,隔年驗車直接報廢處理,昧靠謀目屎!

希望對新入門車友們,買啥廂車來搞露營車,能稍微了解自己真比較需要啥密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