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了這篇也覺得有道理,一堆人推價格王道,大家來討論一下吧。我也覺得或國光牌機油都200多起跳也不是沒有道理。不過等漏掉原車上的"網拍水貨"total0w30之後,換上台灣oem的機油再做心得。圖片來源https://www.facebook.com/photo.php?fbid=990491637685533&set=pcb.990491734352190&type=3&theater
我比較好奇的是 Amazon賣貨的賣家是否就是原廠?如果是原廠在Amazon賣這些貨,應該並不適用您所謂的"以量制價"原因很簡單,Amazon的買家 購買原廠機油,6瓶?12瓶?還是1萬公升?對於原廠來說 6瓶 12瓶根本就是 零散賣出壓 (畢竟沒人買 機油還是要生產的)零散賣出的量 雖然很大,但是 買方根本就不同人,出貨量最大的 就是原廠賣家!!以量制價 都是 應用在 單一買家 提升購買量的時候 所得到的優惠價格,如果您跟Amazon的賣家說 你要買1萬公升,單價勢必也會是不同的了!!單純只是想討論"以量制價"這個說詞!!至於是否水貨為真假油,不在討論範圍!
frank10 wrote:看了這篇也覺得有道...(恕刪) 代理商要剝你的皮 當然會跟你說 水貨的機油有問題你才會心甘情願乖乖的給他剝...而且Amazon一個拍賣頁面可以代表實際的進油成本嗎?水貨商又不是去Amazon下單買的...機油的利潤太高了,當有人出來破壞行情的時候...當然代理商會不爽什麼攻訐的言論就都會出來了
那篇文章的作者也幫幫忙憑什麼認為跟國外買油只能跟該國原廠直接買不能跟國外原廠賣給當地的大盤買?不能跟它賣給其他國家的總經銷買?照那篇文章的理論, 所有台灣各行各業的貿易商跟水貨商都是賣仿的, 都可以收一收了!?拿AMAZON的價格來比較更是好笑, 厲害的話請直接提供代理進貨價如果水貨商賣的真的比代理進貨價便宜, 那當然就真的有問題了這類文章的用意為何, 我想聰明人都知道建議代理商價格有競爭力一點比較實際!
我的一台老爺車,從新車回原廠兩次後,幾乎都自己換油,油都是買大潤發,家樂褔那些兩百上下的,這三四年開始就直接買這些水貨商的,一次24罐,一萬km上下換一次,看有沒有空,三十幾萬拆開換正時鍊條,裏面也乾乾淨淨,現在52萬了越貴的做假才有利潤,一樣的仿冒罪做便宜的薄利多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