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過上星期的賞車之後,評估之後,
就ZINGER和INNOVA這兩台車,符合我們家的經濟狀況和現實需求,
我也好想買褔斯T5,可是那個價格太夢幻了,300萬呀!
有幾人買300萬的車子,就只是為了旅行而使用,
夢想是美麗的,現實是殘酷的,
哎!不要做夢了,還是回到現實吧!
這個星期也爬了不少文,
這兩台車的正反兩面的評價也不少,
真的是很難決定,哪一台才是真的,符合我們的需合
聽了kengichang大大的建議,兩台都去試駕看看,
網路上文章再多,都不及親身體驗,
以下就是ZINGER 和 INNOVA 兩台車試駕之後的感覺和心得
ZINGER
1' A柱並沒有大家說的,擋很大,反而覺得和我家的VIOS差不多,
完全沒有擋住視線的感覺,在轉彎時,也沒有大家所說身體需要移來移去,
才能目視到想走的路徑,整體情況。
2、因為車身高,從駕駛座上,看出去視野非當好,因為本身是大貨車駕駛,平常開車,
完全習慣看兩邊的後照鏡,掌握行車狀況,所以從後視鏡看車後的狀況,
用不上,也就沒查覺,有何不適
3、駕駛座的乘坐感,算OK!不過後座的座椅,設計上就不OK,椅墊和椅背都是平的
沒有弧度感,老婆說,她乘坐起來,不舒服,找不到支撐點,
後座腰部也沒有凸出,坐久了腰很容易酸
4、第二排座椅翻起來,整個車底空間,非常平整,第二排座椅,穩穩地立著,
不用挷繩子固定,後輪的車弧,在車廂內的感覺,明顯地比較大,感覺占了不少空間
5、內裝上的配備,要求不多,但有一樣它符合我最大的需求,就是有USB,
如果你家的車子,常常CD故障,退不出片,你就會了解我的感受
而出去遊玩,就是要小孩遠離電視,遠離任何視覺上,遊樂上,的電子產品,
所以,影音設備好不好,反正用不上,也不會裝,這部份的品質,就不會去在意了。
6、操控上,很靈敏,方向盤打到底,不會有反推的感覺
方向盤多打半圈,對我來說,沒有感覺到有何差異,
或不適感,方向盤轉動,不需要很大的力量,
沒有感覺到要出大力,才能轉方向盤,
女生來開,不會有轉不動方向盤的感覺
7、馬力上,2400c.c.真的是有差別,昨天ZINGER讓我很讚賞,馬力真的是隨傳隨到,
平面道路上,時速50幾,轉速大約1100轉,油門感覺只是輕輕含著,稍微大力一點,
時速就會超標。油門和時速的反應相當一致,油門一踩,
轉速一拉高,時速也很快的同步飆高,完全沒有重拖的感覺,
在快速公路行駛,時速95左右,轉速約在2100轉,有側風,稍微會偏。
高速行駛時,在車內不會感受到車子的聲音,有多大聲,
靜音比我們家的VIOS強太多,
在加速換檔時,很順,完全沒有感受到換檔的感覺。
在山路爬坡時,不用換檔,馬力真的很夠,我已經是很斯文的開了,
不敢油門全開,在近30度的坡路上,時速還是能達到快50。
業代還說這一代新的五期引擎,比之前省油很多,拍胸脯保証,
平均油耗絕對超過一公升10公里,雖然我不置可否,聽聽就好。
(題外話,三菱的業代很夠意思的,讓我開了那麼大一圈,少說30公里跑不掉,
只是老婆說,人要衣裝,佛要金裝,三菱的業務,在形像要再專業一點,
因為,很多家的業代都是,穿西裝襯杉打領帶,
三菱公司在這點上,可能就比較沒有要求了)
8、打開引擎蓋,質感上不好,很多的電子線路,都只是用膠布繞一繞,
貼一貼,感覺很LOW,如果用心一點,電子線路,用塑膠管套起來,
再用膠布收尾,整體的質感,會很優,
昨天忘了問業代,他們的車內電子設備,用的是那家的線材,
這點可能ZINGER就比不上INNOVA了,ZINGER可能用的是士林電機、
中興電、或國內的一些車用電子代工廠的產品,
這方面的電子產品妥善率,以後可能就會比較有毛病,如:電動窗上不上,下不下,
後照鏡無法電動調整、冷氣控制晶片容易短路、、、等,一些小毛病。
9、引擎下方的底盤,有裝一片底盤保護蓋,只是材質是塑膠的,
底盤下方沒有看到,任何橫樑直樑的車架,也有可能是被保護蓋遮住,
沒注意到,因為以後會常上山下海,考慮到底盤的保護性,如果有買這台車,
保護蓋會換金屬材質的。
10、以為會是高底盤,並沒有,車底的最低點,只比VIOS高出約6至12公分,
小孩上下車,並不會感到不便。
11、豪華型的外側有小車包,沒有車身同色,美感上,老婆覺得很醜!?

關於這點,業代說可以烤成車身同色,並保証不會有色差不會"落漆"
如果有異樣,烤到滿意為止,價位約2000元可以搞定。
再來換INNOVA的試乘了
因為要買的是G級的,所以,試乘的也是G級的
1、A柱下方還有一個小三角窗,真的是擋很大,視覺上有很大的死角,
轉彎時,真的就要晃一下頭,看左右前方的路況了
2、坐在駕駛座上的視野也很好!只是A柱B柱的小三角窗,真的造成很多的視覺死角,
除了這個之外,整體的感受和ZINGER相差不遠
3、駕駛座的舒適度比較舒服,後座的舒適度,老婆更是讚譽有加,
除了包覆性夠,材質也比較軟,避震器感覺也比較軟,
沒有ZINGER那麼硬的感受,難怪網友會說,載人買INNOVA,
載貨買ZINGER
4、第二排座椅翻起,質感很差,一定要用繩子挷住,不然會搖來晃去,
後面置物空間,雖然有加平整套件,不過,就使用的方便性和防呆性,
INNOVA輸了。
5、內裝上,INNOVA真的比不上ZINGER,因為我不打算升級影音配備,
所以CD主機還是舊款VIOS那種,這台主機講實在的,不耐用,
常無法退CD片,搞不懂,為什麼不裝,新VIOS那種鏡面式的CD,
看起來也較有質感
6、操控上,也很靈敏,方向盤打到底,也沒有反推的感覺
方向盤轉動,同樣不需要很大的力量,
沒有感覺到要出大力,才能轉方向盤,
女生來開,也是輕鬆駕御。
7、馬力上,2000c.c.的真的有差,在平面道路時速50至60公里,
轉速約1500轉,油門的反應,有點鈍。
直線加速,轉速一路拉到約3000轉,馬力上明顯的感受到,嚴重的重拖,可是,
時速並沒有很快的跟上來。
在坡度的試駕上,那種無力感,
更加明顯的表現出來,同樣D檔,上坡一開始還有40,
到中段,就掉到20幾。
我並不是會開快車的人,也不是頭文字D裡,那種殺彎道的人,
但這400c.c.的差異,要有開過的人,才能了解我的感受。
8、打開引擎蓋,你只能說,人家toyota的質感真的比較好,
他的用心,是用在你看不到的地方,整體線材,包覆得精巧有致,
全車的電子線材,
都是日本知名的品牌(業代有讓我看"馬克",我忘了是那個品牌了)
它的電子零件耐用性很高,所以toyota的妥善率,才會如此的好,
就拿我家的VIOS來說,唯二的缺點,就是CD和黃昏牌冷氣,
其他的,只能說100分,無可挑惕了
9、引擎下方的底盤,雖沒有ZINGER的包覆性,可是ZINGER是重看不重用,
那片塑膠片,其實擋不住撞擊,INNOVA的雖然是鏤空,
不過,有兩根直樑,一根橫樑,很粗的保護著,底盤的物件,
如果真的磨到底盤,除非把這三根磨斷,不然是不可能傷到引擎物件的
10、底盤也沒有比轎車多出多高,大約也是落在6至10公分左右
兩台車,其實差不了太多,內部空間容量的差異,也沒很大,
比較下來,我比較中意ZINGER,老婆喜歡INNOVA,
真是兩難呀!
ZINGER可以用12月份的優惠,交付五期正2014年出廠的車子,
INVOVA的優惠到12月底,要2014年的車,價格上,就比較硬了。
而現金買車,就我和業代談下來的感覺,優惠並沒有多大的差異,
兩家都差不多。
接下來,就是我和老婆之間的拔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