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

30K左右 R5遊戲機(BF1等FPS) 第一次玩DIY問題多請見諒

預算:30K左右 小捏沒關係
用途:原本都是用女友筆電(ASUS X555LF)打LOL,但因為畫質開到最低打會戰都會頓真的很不爽,尤其是關鍵會戰畫面卡那一下回過神來只能愣在螢幕前不知所措...
另外我比較常玩的是PS4,會想另組PC是因為想要有更好的遊戲體驗(GTA5、巫師3等需大量讀取的遊戲,BF1、COD、OW等FPS遊戲),最後少部分會需要使用相片修圖軟體及影片剪輯、轉檔軟體,不一定會開實況。

30K左右 R5遊戲機(BF1等FPS) 第一次玩DIY問題多請見諒

因為小弟是第一次自組電腦,有稍微參考一下各大版的菜單,對自我要求較高也較龜毛,所以硬體部分簡單個別說明一下選購原因,除了偏好微星外其他廠牌無任何信仰,只求效能不過剩的高CP值產品。

CPU:不選R7 1700是認為效能過剩,覺得6C12T的R5 1600已足夠。

主機板:高興價搭的沒得選擇(昨天還沒有微星可選,好險已有XD)。

記憶體:想玩超頻所以選DDR4 3000,會選威剛是因為便宜且外型帥氣(!?,記憶體貌似是Ryzen最大的敵人,不曉得威剛這支雙通道能否開機? 另外需要另購散熱片嗎? 看金士頓有附的樣子。

硬碟:TOSHIBA 1TB 當資料碟好像沒得選了,還有送備用鼠鍵好像還不錯(鼠鍵我會另買),WD藍標那個會比較好嗎?
SSD選525G的MX300當系統碟+放遊戲跟各種軟體,因為怕275G不夠。請問如果改成M.2 SATA的SSD會比SATA有感更快嗎? 看網路上數據都是顯示M.2的比較快,但藝人店M.2 SATA的MX300 525G補貨中... 若有感更快或更好用會考慮SSD另外買,改成M.2好像也可以讓機殼內少一條線XD (不過話說我的主機板可以插M.2 SATA嗎?)

光碟機:完全沒研究,就選個便宜的了,連會不會用到都不知道...

顯示卡:這個我考慮最久也是最難選擇的,因為只打算買微星GAMING的,RX480 8G、GTX1060 6G、GTX1070 8G都考慮過。
前兩者跟RX470 8G效能好像相差不多,1060效能最好但我覺得價差三千還是有點大不太值得捏。1070效能屌打其他三樣但那價差超級大,雖然要捏也是可以,但就不曉得我的需求是不是478就夠了? (螢幕只有1980X1080,遊戲效能想要全開) 478真的是高CP真理嗎?

機殼:完全沒研究,就挑個便宜又多人選擇的了。

電源:完全沒研究,高興價裡面的,因為電競版聽起來很拉風就選了。

請問以上硬體部分依照我的需求跟預算,這樣的選法及觀念正確嗎?

軟體部分
1.請問主機板BIOS要更新是灌OS之前還是之後?
2.我的隨身碟OS系統要怎麼選擇灌在SSD上?

組裝方面,順序是 CPU裝進MB→RAM插進MB→M.2 SSD插進MB→POWER跟硬碟裝入機殼→MB裝進機殼→顯卡插入MB→各種電源線連接線接好→試開機 這樣嗎?
 
抱歉小弟第一次DIY,問題很多,只求一開始能正常開機使用(超頻之後再學),另外不給店家組給自己組是因為想嘗試看看,有親身體驗過的話應該可以更懂DIY,也更能享受其中的樂趣。

最後一問,線上訂藝人店大概多久到貨?? 這單沒問題的話就想下訂了,等不及啦~~~
2017-04-14 22:53 發佈
M.2 SATA=SATA是一樣的東西 只是一個是SATA插槽 一個是M.2插槽而已

真正比較快的是M.2 PCIE 要買就買M.2 PCIE 不然就買SATA介面就好

請問主機板BIOS要更新是灌OS之前還是之後?
==>在安裝之前更新

我的隨身碟OS系統要怎麼選擇灌在SSD上?
==>SSD就只是比較快的硬碟而已 你平常怎麼把系統裝在硬碟上的 就怎麼做
Kenny_Din wrote:
M.2 SATA=S...(恕刪)



了解 謝謝您的回覆
那請問一下SSD有必要捏七百左右改成intel 600p 512g m.2 Pcle嗎 
我還滿在意讀取速度的 但不知道這樣捏值不值得 不知道是不是會有感升級(跟MX300 sata相比)
我個人對有感的定義是至少比原本的快一倍

光看數據的話Intel 600p的讀取速度是MX300 的兩倍以上沒錯

但一般使用卻感覺不出來 即使是遊戲讀取 可能只是10秒跟7~8秒的差異而已

還達不到我認為有感的標準 如果你很喜歡看跑分的數據就上吧

補充一點 Intel 600P在連續寫入8GB以上的檔案 會嚴重掉速到3~40MB/s 比一般的硬碟還弱
讀取速度要非常快的話,用Ramdisk會比較有感

4K讀寫還可以跑到 G 以上


Kenny_Din wrote:
我個人對有感的定義...(恕刪)


還是實際交叉測試比較準,我兩台電腦裝不同SSD,
就拿600P最弱的寫入來說
同碟複製一個15.4G的遊戲 (大小檔案都有)
美光MX 100 256G 跑了 1分44秒才複製完 (測試時CPU完全閒置)
intel 600p 512G 穩定都在31~35秒複製完 (速度雖有起伏,但平均速度高非常多)
普通硬碟又比MX 100慢很多

讀取速度更不用說,最重要的就是第一次開遊戲的速度還有之後讀地圖載入RAM的讀取速度
intel 600P 明顯比MX 100快非常多,本身也非常低溫(24小時不關機大量使用很少會到40度)
近幾年的遊戲本身來說,單一檔案4KB內的本就非常少,以下以老遊戲D3為例,幾乎都是大檔案:

當然如果只看理論數據,MX300跟MX100沒差多少,那不如就用MX100就好
反正當系統/程式碟也不需要太快,到一定程度後就感受不出差異
裝M2或PCI-E比較麻煩,還是裝sata最簡單
了解 對於SSD的部分我再斟酌看看

那麼請問我的菜單上還有需要修正的部分嗎?
weiannn wrote:
還是實際交叉測試比較...(恕刪)


可能你的標準跟我不一樣

最重要的就是第一次開遊戲的速度還有之後讀地圖載入RAM的讀取速度
intel 600P 明顯比MX 100快非常多 ==> 有沒有快一倍? 原本1分鐘 600P可以30秒?
Kenny_Din wrote:
可能你的標準跟我不...(恕刪)


開遊戲會較吃CPU單核本身效能,實測時間一定差不到2倍,但過圖就會差異更明顯,
這點不管是600P或M8以上都是一樣的,600P最少還有價格跟保固的優勢
如果是買M8,近似預算可買512G變成256G,容量減半肯定更有感
weiannn wrote:
開遊戲會較吃CPU單...(恕刪)


就說標準不一樣... 你所說的"明顯" 對我而言叫"差不多"

另外請教一點 你有多常這樣做 ==> "同碟"複製一個15.4G的遊戲 (大小檔案都有)

在C槽複製一個超過10GB的檔案到C槽? (先不管檔案大小) 我是幾乎沒有這樣做過...

我比較常做的是將C槽(SSD)檔案複製 搬移到其他槽(HDD) 或 隨身碟

也就是 SSD <==> HDD or SSD <==> 隨身碟 結果想當然爾...

礙於HDD與隨身碟的速度瓶頸 速度最多100MB/s上下

所以SSD速度在快 在檔案搬移與複製這部分對我而言就是無感...
  • 2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