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

認識的幫我配雙核,另一個朋友說很爛?

RICKY83424 wrote:
處理器:INTEL ...(恕刪)


I5-720 = 6200

ASUS P7P55 = 3690

記憶體 創見1G*2 = 1400

顯示卡 ATI 5770 = 5800

=17090

剩下的錢花兩千買電源

五百買光碟機 五百買機殼

比你原本那台強多了XD
真的超級爛~

建議你去欣亞或原價屋看看,花車錢省大錢
不然去燦坤都比這個好

坑熟客.....還坑這麼大,真狠啊
給樓主一個建議,在這次教訓後,第一件事是馬上和那朋友絕交!他根本是和店家串通嘛

第二件事是學會自己找資料,查詢關鍵字,不要靠別人,靠自己最好!
01不給改暱稱,請叫我柚子 Blog: http://www.3cblog.idv.tw
剛睡起來看到好多人回 = = 嚇到了

有些人應該沒有每一樓都看,所以有看到之前打的 P4

有網友幫我找出是 E6700 應該是他沒錯,只是單子可能打錯


還有>< 我電腦都訂了,就別在酸我了吧

我訂的是以下規格,不要再看第一頁了

處理器:INTEL 雙核心-I3 530

主機板:華碩 P7HS5

記憶體:創見 DDR3- 2G X2

顯示卡:技嘉 250-D3

光碟機:LG DVD X22 (後面X幾有點忘)

電源供應:C.M 460W

硬碟:希捷 500G

系統用 W 7

我這個人有時候會有改裝念頭,所以

東西壞了就修理吧,也沒辦法說什麼~

大家都在比網路價,但是對方是店家

要租金要電費要一些哩哩摳摳,不要拿來跟網拍比= =

大家都要生存,假如你做生意有人拿網拍價來問,作何感想?


謝謝大家回答,我會慢慢吸收進去了
這是史上最經典的電腦(P4)
1515151515
mrq7061 wrote:
這是史上最經典的電腦...(恕刪)


怎麼都只看到"P4",後面的"雙核心、2M、3.2G、1066"全都視而不見.....
請找一顆這種規格的"P4"讓大家開開眼界吧~
RICKY83424 wrote:
我訂的是以下規格,不要再看第一頁了

處理器:INTEL 雙核心-I3 530

主機板:華碩 P7HS5

記憶體:創見 DDR3- 2G X2

顯示卡:技嘉 250-D3

光碟機:LG DVD X22 (後面X幾有點忘)

電源供應:C.M 460W

硬碟:希捷 500G
...(恕刪)

改一下一樓的文嘛!舉手之勞.....

RICKY83424 wrote:
剛睡起來看到好多人回...(恕刪)


改成降子的配件
才不會嚇到人咩...

話說一開始的組合...
真的是朋友嗎@"@?

還好樓主還懂得上來PO文...不然真的光P4就時光回朔6年了...
cyborg wrote:
Core 2 Quad 通通都是兩顆雙核心封裝在一起
沒有原生四核心

Intel 第一個原生四核心是 i7


C2Q確實是我記錯了,不是原生的四核心。

C2Q我有點忘了,我查了一下資料,也是2個雙核心封裝成一個,L2 Cache是分成兩個部分,L2的跟C2D一樣或更大,透過提高FSB整合通道來提高效能。

不過C2D跟C2Q都是775腳位及45奈米製程的產品,再加上有FSB的限制(1333就很難在往上了),所以之後FSB通道的做法會被淘汰。

到了Core I系列,Core I7確實是最早出的原生四核心,除了L1、L2外,再多L3快取(核心共用)
Core I7 900系列,為1366腳位,晶片組連結為QPI
Core I7 800系列與Core I5 700系列,為1156腳位,也是原生的四核心,不過把周邊的連接介面換成別的方法,內建PCI-Express控制器,晶片組連結由QPI改為DMI。


cyborg wrote:
差了兩千多塊
i5 當然是比較好
有多少錢就做多少事
桌上型的 i3 雙核心沒什麼不好

常聽到有人說
「再怎麼樣都是四核」
「四核一定比雙核好」
那是對同一個系列來說才正確
不同系列無法光看核心數目就知道效能好壞

i3-530 跟 X4-635
3D 繪圖 / 影片轉檔 635 較強
遊戲和其他應用軟體 i3-530 佔上風
整體來說相當


以後四核心絕對是主流,I3都是2c4t,絕對比不上4c4t的實體四核心I5 700系列
想想看,以後的遊戲至少都會支援雙核心(甚至支援四核心),但實際上你在用電腦玩遊戲時,通常不會只開遊戲,還會同時開其他的軟體(即時通訊skype、MSN、yahoo,瀏覽器IE、FireFox),甚至還有可能另外開音樂來聽,所以四核心才比較實用。

至於你拿Intel的i3-530(32奈米、L2快取) 跟 X4-635(45奈米、L2快取)來比,I3-530價錢比較貴....
你的說法並沒有錯,CPU效能是要是要看單一個核心的時脈高低及核心數量,L3快取是其次;
當用到核心數比較少時,單一個核心的時脈高+L3快取,會比較好。

但是在我的觀點來看,如果要買Intel的CPU架構(CPU及MB的錢都比AMD的貴),還不如多花點錢直接一口氣衝到Core I5 700系列的I5-760,不管是2D、3D遊戲、應用軟體、3D繪圖、影片轉檔等....通通一次搞定。

但重點是樓主用不用的到Intel的架構呢?依我觀察他的內文,應該是用不到,就算用的到,也是I5-760的C/P值最高。

所以我才建議AMD AM3 Athlon II X4 640 3.0G或AM3 Phenom II X4 955 3.2G
至於Intel則是建議Core I5-760 2.8G

都是45奈米製程,2011年Q1還會有新架構Sandy Bridge登場,不過腳位又換1155了所以;Intel一直換腳位已經不是新聞了,如果要一直追新的產品,永遠也換不完,所以要買新桌機,就要抓準時機點買,直接中上等級的Core I5-760 2.8G可以用比較久。


放什麼配備上來還是會被砲說爛,真是OOXX

不要再跟我說AMD 四核 六核 了 !!!!!

我就說我用 INTEL I3 了 , 不要再說裝啥好

我也是意外之中有些錢可以換新電腦....

要不然我這台P4 2.0 還會陪我用很久


別再說P4濫了,因為他也陪我好多年~~~

有些家庭連電腦都沒有,有P4他們就很幸福了

做人不要這樣好嗎
  • 9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9)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