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腦高手都有一包 CD/DVD 收藏包
安裝軟體,要一片一片的安裝
像在喂電腦喝十全大補湯,所以叫:灌
後來隨身碟、外接硬碟、網路發達起來,CD/DVD 就落沒了
整包的 CD/DVD 包,容量還不如一顆 2.5" 外接硬碟呢。且也不像光碟機會挑片,灌一灌還吐出來...
灌電腦實在太花時間,中途還流行過一陣子 SYSPerp 封裝+Ghost 對拷,直接克隆過去,5分鐘搞定。當時所謂的灌電腦,可不只安裝windows這麼簡單,還要安裝各種軟體全家桶、遊戲,把一切能裝的全裝進去,硬碟餵飽飽,開機就可以用了,要啥有啥。
DOS時代的電腦軟體,其實都是綠色免裝版的,拷貝過去就能用,當時也不叫綠色軟體,電腦軟體本來就是那樣用。後來 windows 圖形視窗後,才發明了啥 install、setup 安裝,多數都是故意要刁難使用者的,變成沒破解無法直接拷貝使用,得安裝才行,然後裝一裝還會把系統裝爛掉...win95,是95天要重灌一次,98好一點98天才需要重灌一次,win2000/xp後(NT核心)總算可以撐上2000天

fedora wrote:
早期有一種「大補帖」(恕刪)
其實,在光碟問世之前,就已經有灌電腦、灌系統的用語,並不是因為大補帖的關係,
INSTALL、SETUP,也不是視窗軟體才有的,早在DOS系統就已經是這樣命名,跟綠不綠色無關,DOS系統的應用程式,也有序號或是硬體鎖的機制,也常被破解。
在視窗系統的應用程式,並非無法破解,WIN1.0到現在的WIN10 ,依然有應用程式被破解使用限制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