價格明朗化~要買的東西大致上也有個預算,或者實際去跑一趟之前有做過功課的話~就不用怕被削
主要還是覺得價格實在差沒多少呢,直接估價,OK就下單付錢,等著商品送到家方便多了~~~~
若把親自走一趟比價殺價的時間拿來考慮的話,應該也差不多(甚至不划算),便宜很多的可能要慢慢找慢慢問
時間多或當成逛街的樂趣也是不錯的方式~!
有發票也有保障、不怕被不肖業務洗單偷貨、店家態度等因素~~~等,況且我個人也是不太習慣逛逛買個東西時背負無形的壓力,相信第一次去的人可能會被牽著走或被嚇到吧~!
還有部分商品,店家也不一定有賣,可能一問三不知(之前為了買顆穿甲彈跑遍新竹NOVA,不是沒有不然就是不知道)
總之原價屋不錯啊~前幾天還去買曜越的鍵盤和滑鼠送了鼠墊和隱耳麥

kadasaki wrote:
從13歲組電腦到現在29歲,讀書時在賣場工作四年的時間,組了近千台的電腦
在網路還不普遍時,要組電腦比價都是去商場各家拿單子,拿約七到八張
在隨意去一間店,跟店家要一張估價單(最好是自己帶一隻筆)。
在從這數張單中,將要選的品目的最低價格一一的寫上估價單。
在以這張規格價格都寫好的估價單,去找貨源較齊的店家,說:「我要買電腦,要依上面的規格,可以幫我寫一張估價單嗎?」
店家看到規格價格都寫好,寫給你的估價單一定比你寫的第一張還低。(但還是保有一些利潤)
再拿這第二張給下一家店,請店家再寫一張估價單給你。
持續這樣跑幾家店,到店家覺得價格跟本沒利潤,說太誇張這是哪一間開的。
就可以回到開最後一張單的地方買了。(約跑三到四家就夠了)(恕刪)
懷念 早期的我 也是這樣買電腦
雖說我已經三十出頭了(快要只剩下一張嘴了)
不過還是有再幫朋友組電腦
但現在已經不這樣做了
1.太累了
拿了一堆 比了一堆 到最後越看越花 況且體力大幅下降中
2.花費時間太多
想當年 我為了買一台燒錄機(當時最新機種為 CD燒錄機 16X SCSI介面 均價1萬上下)
我在台中電子街(就是只有那兩條街 我沒去NOVA) 一家一家比較花了5個小時才決定,現在想想 何必呢?
3.價格差異越來越小
現在的價格 太透明化了 只要店家報的比較貴 馬上就知道 故店家的價格大致上都差不多了
4.比價格 不如 後續服務好
有時候只為了便宜哪幾毛錢,不如挑個後續服務好的店家,要不殺過頭 到後面服務態度隨便 你會更氣死
PS:在我個人看來台中服務好的店家只有帥哥店 唯一的缺點 東西送修很慢~
喜歡打嘴炮嗎 歡迎來
嘴炮01網址:http://www.mobile01.com
嘴炮王多多 歡迎來打炮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