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over91125 wrote:
說是缺乏正確概念
也可以說是最直接的體驗到速度變快
因為有時候使用者根本用不到那些效能
配顆SSD最有感
當然還是要視需求
對這類使用者, 這類狀況經常是存在於 "不特別需要電腦效能" 的時候
例如會要用電腦作的事只是上上網, 打打字的使用者
但就算這個情況, 也存在認知上的問題
體感感覺是換 SSD 會較容易引到使用者的注意
只是實際論作業效能的改進程度的話, 通常會有更好的解存在
例如同樣的金額, 可以把購買內容換成更好的螢幕之類. 視各 User 的狀況而定
這類使用者, 其實電腦硬體上本來就沒有什麼 (CPU 或 GPU) 效能瓶頸時, 較利於換 SSD
但另外有兩個較可能的狀況
1) 單純的 OS 與 HDD 年久失修沒整理 - 重灌系統 (不管是不是 SSD) 都可改善
2) 原來的 HDD 規格太舊 (例如大檔讀寫不到 80MB/s), 換個新規 HDD 也可改善
GARGINE wrote:
當你花了3萬元組裝了一台i7~新電腦後!!!
開機速度卻比只要1千元的CPU+SSD慢!!
只比開機或開程式的速度 是這類 低階CPU+SSD 組機單常見的症頭
如果平常電腦的用途, 只要是有中度會用到 CPU 能力的應用
同等級的預算連續操作下來, 會是 中階CPU+HDD 比較快完成工作
(但所節省的時間, 是隱性的較不容易被感受到)
前提是所需要的 Storage 容量大於 100GB, 沒辦法一個 SSD 打死的時候就是了
如果只會用到 60GB 等級 Storage, 沒容量問題的人
(這狀況也不太可能用到什麼中度負荷的運算)
那麼去買 $2400 的 120GB SSD, 來代替 $1500 的 500GB HDD 的話, 是會比較好.
配SSD確實是明顯提升"感覺"效能的方案..
但要顧及一些問題, 不是什麼都推給SSD..
1. 效能瓶頸不見得只有儲存媒體...
例如處理大圖檔如PS, 與其加三千去買SSD..
不如去升級處理器或是可能不足的記憶體..
誠然, 讀檔快的SSD絕對也有明顯幫助..
但需要"性能""工作"的效能的狀況, 就不是SSD可以彌補了..
同理, 遊戲用的3D運算也是如此, 切記:
SSD不能代替任何需要"處理運算"的部分...
2. 預算問題..
一顆上得了台面的128G SSD好歹也要2.5K~3K..
一般人組文書機多半預算為萬元上下..
除非要組出台到處"精簡"的主機, 否則必然非常吃緊..
不要講什麼要外接就好.. 那還不是要錢?
就算是筆電, 你把硬碟拿出來, 外接盒要不要錢? 便利性更損失不少..
不要那種瘋狂要搭SSD快車 就硬把所有不利因素自動無視或排除..
其實我覺得最近各硬碟廠主推的混合硬碟..
蠻符合一般輕度使用或只方便單一儲存硬碟的狀況...
但若一般人的主機, 在性能達到需求, 又預算許可前提下..
多花兩三千弄顆SSD,確實是在各方面都可以感受到加速快感的方案...
小弟我自己HDD/SSHD/SSD都用過, 倒是沒覺得什麼回不去的感覺...
其實, 除非用5400這等低轉速的硬碟, 經過優化的作業系統, 開機或跑程式..
並不太會慢到讓你無法忍受... 十秒內能進入視窗固然了不起..
但多上一倍時間, 也不至於讓人覺得慢到誇張...
通常, 開機慢的問題, 多半是預載太多常駐軟體或太多桌面捷徑所致...
有興趣的人可以去翻翻這期的電腦王雜誌, 坦白說, 我蠻認同編輯的結論..
SSD是很快, 但相對效益並不算太高.... 比起現在開始推廣的混合碟系統...
就像對方只是一般文書使用加普通影音需求
你會給他配個SSD還是給他配得好一點的顯示卡?
反之如果對方是個喜歡打電動的人,預算又不高
那當然顯示卡配好一點,其他就再說
我不會覺得SSD是高價單才可以配的東西
128G也不過2~3000,500G普通硬碟也要快兩千
除非對方有提說需要大容量硬碟,或是本身舊硬碟壞掉
要不然配顆SSD沒什麼不好
題外話,本校電腦教室用的處理器都還不賴
i7 2600的品牌機,雖然有點年紀但依然不算差
但是之前去上DB2課程,授課的老師因為需要使用VM去開啟WIN2008的環境
光是一般的開機到OS就要花費3分鐘以上,進了OS還要等他跑圈圈
而VM開個機居然又要花3分鐘,到了環境裡要create一個DB也要花5分鐘
見鬼了,一台電腦可以慢成這樣,那請問花大錢採購一批i7還有意義嗎?
我寧可他採買i5配上SSD
老師還要一職強調"你們學校電腦很棒,就只是IO不給力拉哈哈....."
內文搜尋
X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