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

九月想組一台電腦...預算在一萬五,麻煩推薦一下...感謝...

good69 wrote:
喔~~可以這樣嗎??...(恕刪)


可以啊!! 我之前就買薄型的機殼,把 PIII 的主機板塞下 (不過機殼很密集就是了) 那台現在灌 Win98 哩!!

那種機殼除了原廠風扇其他都不能風扇都會塞不下,應該市面上還有發售,裝的時候繞線要先用束線帶整理好,硬碟只能裝一顆光碟機是直的~~~~~power好像上面有附~~~如果沒有也是要找最小的!!

這裡有一篇關於標準主機板的薄型機殼~~~~可以參考看看,我裝的時候市場不流行!!沒想到現在賣場一堆!!

不過最好把主機板跟說明書帶著比較現貨看看,因為通常這類的機殼都會附帶電源供應器!! 要看看他的電源供應器可不可以支援你的主機板!!

這樣你這台就可以裝掃毒、字型、Office、上網,與工作主機隔絕,盡量避免不必要的病毒感染!!

我因為工作需要上網這台的字型裝了 一千七百多的字型,後來發現常用的就那幾種,字型越多越會拖慢開機速度,還被朋友笑說~~~~

至於 SATA III 我有不同的見解,根據以往的經驗來看南北橋發展的速度遠遠比不上周邊的發展速度,如果要進行到這麼快速的速度傳送必須要克服主機板上的等效電容問題,每個設計都會有速度傳送的極致!!
因為主機板上的排線都很密集,萬一設計不好常常出錯,這對於硬碟傳送是一個大考驗!!

所以我建議就只買 SATA II 的主機板,等到 SATA III 真正純熟再換主機板就行了!!


PS.或許拍攝我不行,不過電腦跟電子是我的本科唷,我的電腦都自己組裝!! 提供參考!!
good69 wrote:
感謝pcpolsa大...(恕刪)


我來分享一個很瞎的經驗~~~之前我的 PIV 電腦出問題,一直找不到問題點,不是開機不正常就是開機後執行到一段時間就會開始不正常~~~

因為我自己本身沒有很多的東西可以換,所以就很傷腦筋,突然有一天一個靈感,我不是買的不少電源供應器~~~~~然後順手就拿了一顆換上~~~~~於是就正常了!!! (當時已經很多都到大陸設廠,所以一時興起就多買了兩顆備用)

這顆電源供應器還是買了很久 (四五年了吧!!) 一般對於電源供應器,講究的比較少,我的經驗是如果他用料不好,有時候無法撐很久,如果您是多媒體工作者建議買貴的電源供應器!!

因為每個編輯都很耗時間。萬一編輯到一半掛點~~~~~那可是會很 "口歐"~~~~~~至於現在品牌我不太懂,不過依照價錢區分應該是可以區分出來吧!!

我的 "鐵甲武士" 已經一段時間了還在用~~~~哈哈!! 所以~~~以前還有台製七盟可以選擇~~~~現在都被大陸的打掛了~~~~~ (不過當時鐵甲武士不便宜就是了!!)

萬一你夠強,可以把那幾顆大的主要電解電容通通換成名牌 像是 飛利浦、ROE、Sprague、西門子~~~厚厚!! 單是這些電容價錢就夠嗆了!!

~~~~~~~~~~~~~~~~~~~~~~~~~~~~~~~~~~~~~

至於那個價錢問題,我想應該就出在 "電解電容" 的身上!! 好的電解電容都會貴上好幾倍的價錢,我上述提的品牌 目前只有台北佑昇有比較齊全外~~~~台中只進飛利浦的電容!!! 高雄好像沒看到!!

以一顆 10uf 50V 為例 通常零件行只賣到 1~3元~~~飛利浦的偏偏要賣到15~20元~~~~ Roe更不用談了~~

不知道 good69 大大有沒有概念了!! 我的建議是電源供應器不能省。經濟能力許可買同瓦數最貴的那個就是了!! 

萬一都不信任大陸的品質,買回來把那幾顆大的主要電容換掉。還有高V的電解電容換掉就可以用很久了!!
交換式電源上面應該會有1~2顆 400V的電解電容!!

J.J.player wrote:
不知道 good69 大大有沒有概念了!! 我的建議是電源供應器不能省...(恕刪)



原來如此!!!
我本來還以為要看瓦數來決定CP值...
怕買貴了瓦數又低...
原來便宜和貴之間品質還是有差別阿...

另外電容居然可以差價差那麼多阿...
不過因為電容這種東西我也不太懂得怎麼換...(我不是學這科的)
所以可能電源供應器買來就用現成的吧...

感謝J.J.player大大!!!

PS:聊到拍照,其實拍照自己拍得開心最重要啦~~不必太沉重~~
你參考看看^^
看技嘉網站

http://e-service.gigabyte.com/productregistration/webevent/ProlongWarranty_Tw.aspx

~~~~其中超ESR固態電容~~~~

======================================

我解釋一下 "電容"就是蓄水桶~~~~電壓經過轉換整形後,還是屬於低壓交流電必須經過電容充放電才能夠獲得比較像 "直流" 電的波形!!

交換式電源也是如此,不過是把電壓先提升在經由控制電路達到更精準的電壓、電流控制!!

好的 交換式電源供應器 在關鍵性零件上會強調,在主機板上現在的 CPU 超耗電,所以技嘉在這方面會特別著墨!! 利用 L/C 最便宜的穩壓電路 提供 CPU更精準的電壓跟功率!!

不過既然要花錢必須要注意品質!! 所謂錢花在刀口上不是亂省錢、也不是亂花錢!!

整個電腦裡面我比較會在意

1. 電源供應器
2. 主機板上的電容器
3. 才是其效能

因為我想說每台電腦我的設定是 5~10年的壽命!! 萬一您都不是很懂!! 我教你一個採購守則

1. 電源供應器 同瓦數價格比較高的 (瓦數不是越高越好!! 夠用就好了正常使用通常以 400~500W之間就很夠了)
2. 主機板 價格大約在 3000~4000 不要買太便宜的,主機板上的選擇。因為你不玩雙顯示卡,
所以擴充槽多一點準沒錯 USB 3.0 跟 SATA III 目前還不是成熟科技,建議買成熟科技產品
SATA II 跟 USB 2.0
3. 記憶體插滿為主
4. CPU 買中間等級的,不需要到四核心以上。原因之前說過了不贅述,不要忘記每個環節都是耗電!!
即使四核心,其他兩核心沒用還是會耗電
5. 機殼 一般忽略了,$$ 多多的可以考慮 cooler master 或者是 聯力鋁鎂合金機殼
http://www.oc.com.tw/article/0103/readgoodarticle.asp?id=300
可以少掉很多當機的麻煩!!
============================================

您不是 "玩家"所以不需要當新科技白老鼠!!電子行業很多胎死腹中的科技規格~~~~ 一堆啦!!

SATA III 是一種傳輸規格,不過要達到 SATA III的傳輸規格目前的線路設計都無法達到!!
傳輸規格可以先制定,不過真正要能達到那又是另外一回事~~~

IEEE1394也是一種傳輸規格,USB 3.0也是~~~~~以前的 IDE、SCSI 都是傳輸規格!! 這樣應該比較清楚了吧!!
pcpolsa wrote:
我是建議別無聊玩超頻...(恕刪)


日立以前是 "昆騰"~~~~這段歷史我好像沒印象~~~

我記得後來 Maxtor 先併購 "昆騰"~~~~然後 Maxtor 好像被 Seagate併購~~~~~

日立併購 Maxtor好像沒聽過?? 有一陣子我是 Maxtor 的愛用者,發現他很耐用問的結果才知道,它是併購 "昆騰"後的品牌!!

之前在光華商場有買到 昆騰 的 5400 轉 16G 的硬碟,買回來還使用大約五年後才掛點~~~~

昆騰 最嚴重的缺失就是聲音太大,找個資料 框拉拉拉的 好像要世界末日般的~~~不過他的耐用確實造成他被併購最主要的原因!!

硬碟如果有產地情結 就選現在唯一還堅持不到大陸設廠的 WD 吧!!
  • 3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