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aphy1 wrote:
是不是真的一組電腦3萬元只賺沒幾百元當然是騙人的.做過生意的人都知道.一樣東西利潤沒有2成以上那老闆開店做慈善?當然不可能.有些還可能3.4成以上的利潤.不然光華那摸多店家的老闆同一個人?
開店當然有一定成本跟利潤只是他不可能告訴你他能賺多少.反正大家說好最低只能賣多少.低於此價老板則說不能賣.店員當然也不會賣你.同行間也有一定默契不能賣低於此價.只要高於此最低價格你們店員就能賣.光華那裡的店家要倒店的不多.即使是經濟不景氣.(所以你相信店員說:一組電腦只賺你2.3百元??付他薪水都不夠了).你是老闆會老實跟店員說我賺幾成?當然說我沒賺多少你們的薪水.店面開銷...等都算成本.老闆賺很少的.
這樣懂內情了吧!!!!!!!!!!!!!!!!!!!
自己做好比價.別被坑就好.想要便宜除非你是店家自己人.
同理可證==>相機街也是同樣情況.
+1
砍頭的生意有人做,賠錢的生意沒人做
店家又不是慈善事業,哪會賣賠錢的,如果要做慈善,捐錢的福報更大
店家所說的賠錢賣或賺很少,是在扣除租金,人事費用,產品折舊費用,利息,滯銷風險後,
也許這樣就賠錢了,但是賣的價錢仍然遠高於進貨價格
所以每樣產品利潤不超過一成怎麼混,台北市的店租,很多都是天價
axxx007 wrote:
我相信服務是有價的我...(恕刪)
大大這段話我很推阿~~
小弟也都是這樣 固定配合幾個店家都快十年囉
基本上價錢都ok啦 不過最討厭的是朋友要請你幫忙組
又拿原價屋的估價來說怎麼貴幾百塊..........整個無言
本來各廠商進價就有不同 硬是要同步就不要找我啦

「我曾夢見死亡,如今卻是死亡夢想著我
/只剩老鼠和腐肉傾聽我無聲的祈求」
japhy1 wrote:
當然不可能.有些還可能3.4成以上的利潤.不然光華那摸多店家的老闆同一個人?
老闆都是同一人,不代表商品利潤高,只是一種很普遍應付比價的經營手段
對於客人來說:光華50家店,可以比較50家的價格
對於老闆來說:客人比價50家,可是我就佔有3家,成交的機率3/50就可以比別人高
我朋友在開手機店,某大學附近的路口有6家手機店,通通都是他的
理由:
1. 一次多開幾家,有群聚效應,客人會主動往這邊跑(光華、NOVA也是相同效應)
2. 客人喜歡比價,不管客人怎麼比,最後都是在他的店裡買
3. 多家店一起進貨,量大價格自然漂亮,還可以相互掩護支援,每家店各自主打一款特惠價
4. 各分店有贏有虧,整體而言還是比單打獨鬥的營業額高很多(營業額高=發票多=真正的利潤來源)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