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

跑3D渲染長時間不適合水冷嗎?

AMD多核效能強功耗又比較低,是穩定風冷的絕佳選擇.
軟體有支援的話直接開GPU硬體加速如CUDA之類的,就跟CPU沒太大關聯了。
我自己測試中高階雙塔風冷(非頂級)跟360一體水冷,水冷在最高溫壓制力跟減緩溫度上升速率是以較好的。

水冷對我來說唯一疑慮就只有怕漏水而已,所以要買就建議直接買6年漏水全賠整機保的品牌,
過保錢直接換掉當消耗品。
會怕直接貓頭鷹D15上去,壓制力應該會跟中階360、高階280水冷差不多。

如果是要拚CPU自動BOOST,短時間衝高頻的話水冷應該是比較有用,
要CPU高負載穩定輸出很多天,使用量不太會降下來,感覺可以用空冷就好,省錢省煩惱。

反正長時間跑的話,等水冷達到熱平衡後也沒太大優勢,就是比頂級空冷低個5~10度左右而已,
如果你真的很CARE那幾度又不怕漏水才換水冷。
(我個人偶爾修圖、剪短片跟玩遊戲,用法是沒那麼極端但比較需要短時間性能輸出,所以我換了水冷)

下面是網路上的測試影片。
(我自己用5900X開PBO、PBO2也是差不多結果,Arctic LF2 360待機就是室溫+9~12度左右,玩遊戲是室溫+34~45度)


這張是他把噪音控制在35dB時的閒置與負載溫度(要再加上室溫才是實際值,這是要排除室溫這個變量)。


這張是CPU溫度上升到最高溫的時間,可以看到水冷上升速度明顯比空冷慢。


這張是不管噪音,把所有散熱器風扇全開到100%,可看到水冷有負載的溫度最多頂級空冷低快10度。
jjx874

rotalpha 再观察一下第一张图,看前五位,风扇转速比猫扇高,水冷还要加上水泵的噪音,结果它综合噪音和两个1020转的猫扇一样[^++^]这些评测数据我只能说不合常理.

2023-02-21 11:41
rotalpha

我自己是用圖1那顆Arctic的360mm,風扇、水泵都開100%,約1700rpm,24小時運作,目前1年半沒停機過。噪音確實比我的鐮刀無限伍、風魔2全速高,但對我來說還算安靜,壓制力就更不用說了。

2023-02-21 13:44
如果我有這疑慮~~ 封閉式水冷~~~
我就給他改成 古早式~ 一大桶水的開放式水冷~~~
才剛要學3D,選空冷就對了
省心省力省水(?)
等你真的把3D當飯吃再考慮水冷

換句話說,都連需不需要水冷都不清楚
代表你根本不需要

各行各業新手常犯的毛病
都還沒開始就已經煩惱如何買到CP值最頂的產品
好像沒買到最佳組合就會天崩地裂

但等你進入設計業界
公司給你一台爛電腦你也是要用
(這是我在設計業七八年經驗,跟你分享)
Brother_ant wrote:
但等你進入設計業界
公司給你一台爛電腦你也是要用



中肯。

公司通常不會配很好....XD

還看過預算只有4萬,還要買OS+OFFICE,然後要能跑lumion順順。
mickyteng

這個要看公司,我們公司高級3D動畫師,一個人都配3台頂級桌機,月薪6位數,怎可能讓他單機作業偷閒 XD

2023-02-15 13:36
kursk

真的會精打細算的公司或主管就會給好東西,讓你趕快做趕快賺。只想省現有的通常都是只會要你人力堆東西出來而已。

2023-02-15 14:23
工作用的電腦求的是穩定,
3D算圖通常會需要很長的時間,
尤其是算動畫連續圖檔或者高品質的擬真圖,
有時候一跑就是3、4天,
如果水冷出問題,人又不在電腦旁會比較難即時處理,
就算人在電腦旁,水冷只要出問題要修也是要一些時間,
學生可能沒差,但如果是工作就差很多
CONA24

如果風冷壓不住的話可以開殼直接灌冷氣,畢竟冷氣有千瓦級的,性能是遠超於幾十瓦的散熱系統,另外人也可以吹,目前來講生產級伺服器機房也都是吹冷氣居多。

2023-02-15 13:48
jjx874

吹冷气比水冷安全多了[^++^]

2023-02-15 15:50
13900k+貓頭鷹D15+4090路過
6K剪輯+4KAE渲染完全沒有散熱問題
機殼選擇注意一下就好
恍似

13900K+貓頭鷹NH-C14S+ 4090路過,4K 144遊戲一樣散熱良好。

2023-02-15 18:58
也許是考慮到水冷幫浦平均故障時間比風扇短,
在重要時刻故障,例如晚上九點後,風冷只需要換顆風扇
(家裡十來顆閒置風扇隨時可更換),
而水冷幾乎只能送修換幫浦。

一體式水冷還簡單,拆下換個塔散繼續幹。
(但自備冗餘備用塔散的人就比較少了)

開放式水冷在晚上故障,幾乎要等隔天專人處理了,
除非自己有備用各種水冷零件,且有辦法自己修。

風冷故障-換風扇。
水冷故障-幫浦停轉/水冷頭阻塞/水冷液變質/水冷夜不足/漏液,
故障因素比較多,排除較困難,
大概是醬。
亮哥+ wrote:
AMD多核效能強功耗又比較低,是穩定風冷的絕佳選擇.


農企並沒有比較穩,工作用農企的5950X純U跑dlib與yolo3訓練,要跑一千多小時就算了,但連一個週末都沒跑完就直接重開機,倒楣一個晚上就GG了。但平常整天編譯、壓縮、解壓縮程式極少極少會有異常。以上都沒有特別超頻,連PBO都沒有開。

自己用的牙膏9900K,平常都有超頻使用,夏天跑轉檔溫度偶而會到9X度以上,不超頻都沒有重開機的情況。整體來說牙膏除了熱但穩定多了,要做數值運算還是買高階牙膏比較好。
internetlin wrote:
從來沒用過水冷
不過在我印象中水冷的散熱不是更強嗎?
為什麼會說水冷不合適高強度操作?

是因為水溫會跟著上升而影響效能嗎?
所以水冷的優點是安靜而不是散熱能加嗎?


先說吸風或是排風對水冷的表現是有決定性影響的

若是從外部吸風,CPU可以得到最低溫的空氣散熱,此時CPU散熱效能最大化,但顯卡就只能吸CPU的尾氣。

若是從內部排風,顯卡的溫度會比較好,但CPU溫度會上升10~15度

然後CPU溫度高的時候,水被加熱會漸漸形成水蒸氣,水蒸氣的體積是水的一千多倍,所以才有爆管的風險。

一般人會注意的通常是CPU溫度而不是水溫,所以如果高強度工作時雖然CPU只有90~95度沒降頻,但長期下來水溫可能高達70~80度,就會增加爆管的風險,所以才會有不適合高強度工作的說法出現。

所以真要高強度工作的話,建議選開放式水冷,水箱一般會有卸壓閥,水少了容易發現,也能簡單補充。還可以多加冷排增加散熱效率。
  • 3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