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od69 wrote:
不過現在250G以下...(恕刪)
那建議上網的使用資訊展便宜的NB!!工作的電腦更新到 i5
~~~~~~~~~~~~~~~~~~~~~~~~~~~~~~~~~~~~~~~~~~~~~~~~~~~~~~~~~~~~~~~~~~~
硬碟的部份大家都注重在 C/P值並沒有注重在效能,我會這樣說是因為我注重效能!!
不過 250G難找就用500G好了~~~WD目前是唯一堅持沒有到大陸設廠的,就這樣!! 如果你沒有產地情結 日立的 320G也是可以考慮!!
硬碟容量會拖慢執行效能,尤其是當運算龐大資料的時候硬碟的頻寬跟轉速才是一大問題!!
早期的 SCSI 最多才36G,我原本不懂後來才知道那個容量是頻寬的最大負擔!!
1TB是很好的 C/P,不過以後要做資料備份還是硬碟重整~~~那就有苦頭吃了!!
不然便宜的 固態硬碟可以選擇啊??
影響 效能的最大敵人是 硬碟,就我所知動態媒體工作者都會選擇 12000轉的硬碟!! 避免浪費掉資料搜尋或者是處理時間!!
再次強調 會聲會影、威力導演、Studio 這些萬元的影像編輯軟體,並不會有很顯著的差異,我提的是影像編輯軟體 聲音軌可以達到四軌以上 並且可以 Plug-in Steinberg 的 Wave Lab~~~~的專業影像編輯軟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