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

是台灣人太窮了嗎??

tcc7 wrote:
我沒有富爸爸,家裡也不有錢,我沒有大學學歷,
clayton1213 wrote:
我只能說大德您若不是在嘴砲就是您有個很好的富爸爸又有鑽石湯匙加身
不要再對我們這些市井小民落井下石了~謝謝
...(恕刪)


你扭曲我的話對你有何好處?
我退伍後兩年,每周1,3,5加班到九點,
2,4補習到晚上九點,
6,7預習、複習到六點,
請問你這時候再做啥?
花費只有補習、飯錢、孝親,
手機、相機、國內外旅遊通通沒有,
你自己不打拼、怨天尤人、牽拖處邊、惡意抹煞,
我都舉了一些白手起家的例子,別的網友也有舉出,
我的薪水靠我自己打拼來的,我一直在進修、一直在買專業書籍,
訂閱商周等非專業領域雜誌充實知識,
你這人有沒有看我說的前面大部分內容,
指出觀光區不準,很多觀光區其實是觀光客,
我在歐洲看到大陸人喜歡拿單眼+紅圈圈、歐洲人喜歡DC,
我去歐洲也只有DC,這代表台灣人沒有單眼?
這只是習慣,難道歐洲人比大陸人窮?
韓國人民族性普遍喜歡打臉充胖子,你知道韓國和大陸的儲蓄率差異嗎?
韓國的成功不是偶然的,他們拼得很兇,
反觀是你只會斷章取義,還落井下石,太好笑了,
我對你的主旨非常嗤之以鼻,
你去看看汽車版,多少年薪百萬,換算下來買台單眼有何困難,
自己不能不代表台灣不能,
別人成功不代表只是僥倖,
不需要忌妒別人,我繳的稅比你多,你要這樣想,
我也不是老闆,我也沒有壓榨勞工,
我只是一個專研技術十幾年的勞工朋友,
希望這番話可以讓你瞭解辛苦的付出是有收穫的,
豐收的背後是有辛勤的付出。
綠手指
資迅聯網路可以看到許多人的資訊,就可以知道囉

GaryROC wrote:
我敢說
這版的年齡層一定普遍超過30到40
一個我一看前幾行就知道是反諷的文章可以每一頁都被砲看不出來
踏入中年最明顯的就是缺乏幽默感
以前看報紙這樣說還嗤之以鼻,現在終於感受到....
(我不到20.....)


反諷跟幽默感是兩碼子事
反諷是可以讓人覺得很幽默
同時也可以讓人覺得很幼稚

叫人下台跟放任台幣升值很幽默?
或許吧 對不到二十歲的人來說

不過就因為這樣敢說這版年齡層30-40...
我上個月去長灘島旅遊

外國遊客 歐美日韓台 都是拿小DC 比較多 , 只有少數 DSLR

但菲國本地遊客有拿相機的幾乎都是 DSLR (至少一半)



我想解讀這個現象的方法百百種

但是我建議可以試試看 " 視網膜效應 "



tcc7 wrote:
自己不能不代表台灣不能,
別人成功不代表只是僥倖,
不需要忌妒別人,我繳的稅比你多,你要這樣想,
我也不是老闆,我也沒有壓榨勞工,...(恕刪)

心有戚戚焉....
切..M01真是臥虎藏龍,上次貼駕照,這次要貼VIP卡了..
mjohns wrote:
反諷跟幽默感是兩碼子...(恕刪)




就是用升值和叫人下台這兩件事的"荒謬"

來反諷突顯出目前台灣的經濟狀況

該不會你真的看不出來吧......


完了完了


我不想要我30歲以後也變成週遭的人在講笑話

聽不懂還要隔壁偷偷講解的中年人



-----------

怕你還是看不出來,又發文來砲,講清楚一點

就是台灣目前的處境很艱難

而領導人和官員們又缺乏能力面對

與其要他們解決台灣目前的情形

還不如用放任台幣升值來讓我們短期得利爽一下

(用這件事的荒謬來反應官員的無能)

這裡有兩個意思

還包含有

與其要他們解決台灣目前的情形,不如叫他下台比較快

(因為相比之下下台對他們而言是比較簡單的處理辦法,暗指他們只會逃避)

不知道各位缺乏幽默的看懂了嗎?

就像笑話一樣,講的這麼清楚就沒有什麼感覺了

就像春秋一樣,都是用短短的言語其中包含的意思來讓你有瞬間的感悟,而會心一笑

偏偏看不出來的都只會逐字逐字的解讀,而產生誤會
SEAMANKU wrote:
小弟出國旅遊幾次,
看到的歐美人士與日本人 80% 以上都是使用 DC,
各觀光地區都是如此,就連最美的馬爾地夫也不例外

反倒是除了日本人以外的亞洲人才是人手一機數位單眼,

不能同意您再多了...

以前唸書時在紐澳
當地洋人只開他們當地的國產車
就只有華人會開雙B或VW...等歐洲車

洋人幾乎都用三、四十年的老古董
但華人買家電用沒幾年就換新的
所以華人還是很有錢啊

--

話說回來
台灣名勝處處都有一堆人拿高檔單眼
但不一定完全都是台灣人
因為說不定裡面還夾雜著香港人和阿六仔...等

所以要說台灣人有錢...我個人持保留的態度
至少我講的還比較客觀一些
抓住光與影 wrote:
不能同意您再多了...

以前唸書時在紐澳
當地洋人只開他們當地的國產車
就只有華人會開雙B或VW...等歐洲車

洋人幾乎都用三、四十年的老古董
但華人買家電用沒幾年就換新的
所以華人還是很有錢啊
.....(恕刪)


老外的價值觀跟華人不太一樣.
華人也是要分有錢人跟沒錢人.

有人喜歡玩車子, 有人喜歡玩相機. 開著古董McLaren F1 的有錢人, 手上也只是拿部DC在風景區照相. (這是看冼鏡光大大寫的經驗).

話說回來, 像我朋友隨便一隻勞力士都要20萬以上...他什麼DSLR也沒有...
我只戴的起卡西歐G-shock電子錶, 可是相機最多時有5台...

所以用相機的等級來判斷那邊的人有錢, 我覺得是沒啥意義.
Sony Nex-3, Voigtlander Bessa R2A, Nikon FM2
我上星期才去北海道~

整團近40人

拿單眼的只有兩人....

其中一台是我的D3000+Sigma 17-50 2.8 os(目前市價約40000了)

另一台是某對新婚夫妻的GF1+20mm

其他人都是拿傻瓜相機....




但是我覺得是大家的消費習慣不同

可以常常去吃王品、出國玩、貸款分期買好車,卻不願意買台入門單眼

這好像是民情風俗吧0.0|||

ppwa wrote:
還有大老闆賺走了,不肯多請員工,不肯多加薪水,用少數人力盡量操,節省成本


+1
不能再同意你更多了

明明人力不足,也不找人
一個人當兩三個用
這就是台灣的老闆
  • 9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9)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