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會說服閣下不需要買 . 拍照只是買相機的其中一個誘因 ,玩弄器材鏡頭才是買相機的最大原因 . 送一首香港攝影人士忠言 . 你要玩單反 , 遲早易破產 .無錢又中毒 , 攬埋一鏝熟 .無知是幸福的事 , 好奇只會害死貓 .
因為現在A7C2 A7CR出來的關係,我會推薦你買二手的A7C,之後練手練起來後你在開始買鏡頭去理解所謂的提升在畫素夠用的情況下 基本上APSC 2000多萬畫素 或是全片幅3000多萬畫數再裁切一半都相當夠用,這是手機1200萬畫素做不到的事情,就算裁切出來了也頂多放一般相簿回味而已,或是剪進去4K影片當素材一般的感光面積 全幅是864 APSC片幅 330~370 旗艦手機 一寸感光元件 116所以可以說全幅的感光是同像素下是旗艦手機的7.4倍 實際像素比較大概2.9倍apsc的感光是同像素下是旗艦手機的3倍左右 實際像素比較大概是1.5倍片幅影響最大的其實是淺景深,所以手機永遠只能用模擬的,而相機不需要去多浪費力氣在這件事情上面現在你如果要買新的,apsc我會推薦的就是a6700,他算全能一台apsc相機 A6700M含一顆18-135 +一顆15mm 1.4 +ECM-B10或是B1M收音麥克風即可所以你可能要預期花到8萬塊才行, 一個相機包就差不多為何要花到這樣?因為如果你買A6700的話 你不用煩惱對焦的問題,只要管創作就好,當然可能會有人推薦你ZV-E1 那種,有強大的夜拍等等,但是我相信你想要跳進單眼 肯定不是1200萬可以滿足的,當然A7S3 FX3 這些也都是1200萬的相機,但是這些全幅相機買新的 你得折舊會最重,而且APSC 8萬可以花到差不多的事情在全幅上你可能要準備15萬花了我認為當你開始調整光圈 焦段 構圖的時候,拿起相機會更想要讓照片清楚的表達出你想要的感覺,這是手機拍照的時候比較不會去注意的
攝影重要是構圖及光線器材... 說真的現在都放網路的話大概沒甚麼差別如果要輸出或是放大圖的話才會有差你手機如果用習慣了,又沒有用過單眼應該就不需要進坑了我是大概大學時代接觸單眼... (同學半推坑)也玩了10幾年了最喜歡單眼的部分其實是攝影姿勢貼近眼部感覺比較穩固故障的時候沒辦法用觀景窗覺得非常困擾...於是又買了一台機身XD
沒必要,除非你對單眼攝錄影本來就有底。影片跟照片不是你換了相機就能拍得很好,這種例子多到數不清,手機現在會讓你覺得你拍出來的東西很好看,是因為軟硬體在你拍的東西都直接幫你做後製,拍照時會頓一下才幫你出圖,iphone用戶應該很常看過這種情況,修正到不用手動補光都能曝光的很均勻,單眼不是這麼一回事。而且iphone14攝錄影應還是很好用吧,我用13promax在自己拍跟工作都相當堪用了。
ROXSOUL wrote:…4萬可以考慮買舊相機... 靜態照片和動態中的影片差很多;無論用什麼等級的單方或無反,若光是穩定都做不到,拍給”誰”看?光想著上三軸就直接昏倒,而且是否單單自己就可以完成整個製作都是大問題;這才是回文樓主所設想的狀況;當下網路上最不缺的就是過度浮濫的照(影)片,東西是拍來自爽,還是打算用來拼點閱率的,後者當然就必須面對受眾挑剔的殘酷現實;無論用什麼等級的器材,要達到一定水平的拍攝目的,就沒所謂的”隨隨便便”,要不控光厲害,要不後製很行,最好兩者都懂,如此有了器材才可以控制最終成果的品質,不白白浪費金錢時間,徒勞無功;比如說”簡單”拍個”美食”…結果相機直出的,看起來卻更像是死掉的動植物屍體擺在盤子上,光是看著都倒胃口,如何達到看照片就流口水的拍攝目標?或許手機Ai的照片有時候會過頭,但對於絕大多數無腦拍攝需求的消費者而言,仍不失為兩害相權取其輕的合理折衷;而且說實在的…大眾化影片要吸引流量,器材需求其實不高;流通最普遍的1080P需要多神的光學?只要咩子漂亮口條好,加上內容有一定的可看性,就已經具備相當的競爭力了,很多所謂的自媒體不都這麼回事!?對岸戴假髮的中年大叔,可以輕易數位假扮鵝國辣咩,大打雞血騙大流量,可見濫用科技的歪風有多下作噁心,但仍不可否認…即使只是手機就已進化到什麼地步了;海不辭水故能成其大,山不辭土故能成其高;反正都花血汗錢買的東西,即使愛用相機也不必要排斥或”瞧不起”手機,或許看規格比一般人更內行罷了;手機能應付的就先善用,物盡其用何樂而不為?人的變數才最大,凡事都沒那麽絕對,手機不見得就等於”不好”;尤其影片這回事兒,內容更關鍵重要幾十倍,假如主要瓶頸是卡在這裡,另外花錢買更麻煩的器材,顯非對症下藥,甚至造成適得其反的結果?所以許多人反勸敗樓主其實並無惡意,只是走過的路心裡有底,從實務與效率之角度來看,不過是在優先順序或輕重緩急方面,看法分歧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