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

攝影菜鳥....對SONY相機崛起的不解!?


進擊的樵夫 wrote:
剛要踏入攝影這坑,因...(恕刪)


我的看法是,Sony 的成功其實是「創新」的成功。Canon & Nikon 如果未來真的倒下去,那代表「守舊」帶來的失敗。

先不說太技術層面的,只拿靠近消費者的來說。在 Canon 400D 的時代,一台入門級單眼賣 25000?Sony a200、a300、a350 賣的價錢低個 2000~3000,功能更齊全。最先開始研發「可用」 Liveview 的是 Sony,它讓 Liveview 的對焦速度跟得上 OVF 的速度,這東西 Canon & Nikon 到很久以後才追得上。

再來,美能達的光學基礎加上蔡司的加持,很多常用的焦段都齊全了,但價格比 Canon & Nikon 親民。而且在光學素質上,即使不是顆顆都勝出,至少是可以較量的。

在機身的研發上,Sony 很多革命性技術都是足以吸引消費者目光的,高速連拍的 SLT 讓一般消費者不需要花太多錢就可以嘗試 12fps 的速度、比 MFT 系統便宜的 APS-C Mirrorless 都足以進一步吞併市場。

Canon & Nikon 的光學成就是沒有人敢否定的。不過這兩個大品牌的老大心態和守舊,我認為是不可取的。在我看來,Canon & Nikon 如今還活著,仗的三點,一是老顧客不願意砍掉重練,二是粉絲崇拜,三是最頂級鏡頭群 Sony 還未補齊。

針對其中兩點,即鏡頭的問題,Sony 似乎意識到光學部開發速度似乎是最大的問題,但 a7 II 五軸防震提供自定義焦距的選項說明 Sony 意識到短法蘭距方便其他用戶跳船,而且願意配合 Canon & Nikon 老顧客需求研發相機,讓老顧客們不需重新添購鏡頭也能無痛換機身。一旦移軸鏡頭、高性能長焦鏡頭補齊,Sony 可以拿下更大的市場,除非 Canon & Nikon 願意思考出路。

Yinle wrote:
一旦移軸鏡頭、高性能長焦鏡頭補齊,Sony 可以拿下更大的市場,除非 Canon & Nikon 願意思考出路...(恕刪)


的確。

Sony 整系列在對焦部份已經追上,最後一道棋就是鏡群。
而鏡群這東西,真正在 PK 的就是那幾支。
大小三元、定焦各焦段鏡皇和長焦大砲三大部份。
(恕我直言,入門大光圈定焦鏡是好物,但是大多數消費者心理永遠不會承認這是重點區)

而 C/N 所落後 Sony 的,除了感光元件之外(這部份落後的還不夠多嗎?),
還有 live view 對焦技術、死咬單反結構的機身尺寸限制。

這幾步棋都不是給個兩三年就能追上的東西。
-= 散仙 =-

cdx wrote:
SONY鏡頭不少阿但...(恕刪)


專業的攝影師也用不到那麼多鏡頭。鏡頭少是其他家酸Sony才會有的說辭。
進擊的樵夫 wrote:
剛要踏入攝影這坑,因...(恕刪)

不解?我覺得很解耶...

昨天有網友發了一篇 Nikon D5300 錄影對焦的文章,光這樣,像我這種有錄影需求的人就跑票啦,Sony Live View 自動對焦比那些牙膏廠好多了,就不用說 Sony 出了一堆微單,連全幅都有,然後不可思議的,連機身防手震,高規格錄影都給了!還沒吞掉 CN,只能說鏡頭出太慢吧!

現在相機跟手機一樣都是電子性消耗品,CN 不看看 Nokia 的下場,會很慘的...

sinjo wrote:
CCD不是喔!
但消費型數位相機卻是SONY開創的沒錯...



請找出SONY消費級相機,比Casio QV-10更早的型號!

cchangg wrote:
而 C/N 所落後 Sony 的,除了感光元件之外(這部份落後的還不夠多嗎?)...(恕刪)


N都直接向S買
哪來的落後呢
一個是以搶佔市場的大膽行銷與佈局策略為主—》Sony
一個是保有原客群的情況下再拓展業務的行銷手法—》C/N

行銷的本質在於創造話題,在商品有基本水準之下,
Sony就很會利用自身的科技吸引其他人注意,君不見A7上市時論壇的瘋狂,
不管包或貶都已經成功創造話題性了。

C/N在這方面相對薄弱,擠牙膏式的新商品我想C/N也是有萬般無奈,
除非有突破比其他競爭對手產生更多的話題性,例如其他人沒有的外星科技,
不然給了該功能只會讓人有Follow、終於肯給的感慨,
而不是創造話題讓人驚艷,
另外還要顧及舊有客戶的感受,消費者總不希望剛買的相機隔沒多久又出新機,
這點的拿捏Sony做得比較好,新機打臉狠了(A7—》A7II)還是一邊罵一邊掏錢,
另外C/N的二手保值也間接證明新商品更新緩慢,無法刺激與活絡新市場。

Sony以消費性電子產品的方式在經營,搶攻年輕或對攝影有興趣的消費者,再吸收少部分專業玩家。
C/N以專業與信賴感的方式在經營,以提供專業攝影師為依賴的方式,在吸引一般消費者。

小弟淺薄的見解~

baphomat83 wrote:
專業的攝影師也用不到...(恕刪)



先不說鏡頭~
剛剛看到的新聞~

http://digiphoto.techbang.com/posts/3954-practical-at-low-temperatures-25-c-canon-eos-1d-x-flagship-machine-take-pictures-record-ok

這是牙膏廠固守陣地的原因嗎?
傳通型相機的可信賴度真的強很多不是嗎?
也是很多專業工作者無法輕易放下包袱的一環不是嗎?

mark0820 wrote:
很多專業工作者無法輕易放下包袱的一環不是嗎?..(恕刪)


真正的專業攝影工作者

才不會只有某1種品牌卡口的攝影器材呢

十機九移,換過八鏡七店六街五老闆四處跑,還得三買二測,一台爛貨

所羅門的惡夢666 wrote:
真正的專業攝影工作者...(恕刪)

深表認同,話說似乎N年沒見了...
俯視不絕對代表貶抑,手持相機亦不絕對擁有權力......沈昭良,2001
  • 9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9)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