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

求救,猶豫不決中,入門單眼的選擇。。。


kuobba003 wrote:
這好像是最關鍵的地方 ....

撇開大光圈不要談 , kit 鏡與高檔鏡頭設定在同光圈時

感光元件的能力差異 遠大於鏡頭阿


這是你當初回我的內容

我不知道為什麼你要特別設定同光圈,應該沒啥意義

同光圈快門不同,拍出來成像也不同

要設定相同就必須要iso、快門、光圈都設定一樣

但是不同片幅的鏡頭又不盡相同,例如apsc轉接到全片幅就會發生暗角的情形

所以我不知道你的條件是怎麼設定的

kuobba003 wrote:
你 fix 感光元件了 , 當然變數剩下鏡頭
高檔鏡頭 跟 kit 鏡 成像到底能差多少呢?
當然是為了賺錢


能差多少,你看不出來是幸福,真的

不然就不會有鏡頭坑了

至於賺錢,相機本來就是相機廠拿來賺錢的東西不是嗎?

HoshinoAki-TYO wrote:
我覺得這只是每個人的...(恕刪)


我覺得要拿全片幅出來比的話就沒什麼討論意義了

但是相信我有些人拿5d3拍出來的東西還是慘不忍睹

所以這也不是絕對的
拍小朋友RX100就很強了
最近給老婆買了RX100當隨身機
公司貨才1萬3千多水貨1萬上下
竟然完爆我的NEX6KIT1650跟18105
以下是RX100拍的




雷小炫 wrote:
我不知道為什麼你要特別設定同光圈,應該沒啥意義


因為 kit 鏡無大光圈 , 拍起來沒 fu

光圈不夠大 , 當光源較差的時候 , iso 不得已需要拉高

也就相對限制了感光元件該有的成像水準


我舉例單純想表達 鏡頭對於成像的影響 , 比你想像中小得多

但那種夢幻淺景就真的非得靠鏡頭才辦得到

舉例 FE55/1.8 很棒 , 但他只有 F1.8 ... 要追求散景直接被 F1.4 F1.2 的 KO


1 萬元內的 kit 鏡 , 5 萬元的菜頭 .... 菜頭好是應該 , 但有好上 5 倍嗎?

這東西不是一分錢一分貨 , 是 十分錢一分貨




雷小炫 wrote:
至於賺錢,相機本來就是相機廠拿來賺錢的東西不是嗎?


這是回答您的問題啦 , 相機賺的利潤沒有高檔鏡頭來得多


至於不同片幅就很直接 , 片幅越大取得原始影像越大 , 這是一翻兩瞪眼

當然也很多照片我個人是分不出 FF APS-C M4/3 , 小弟是很幸福的
f9711015020 wrote:
拍小朋友RX100就...(恕刪)


哈哈RX100真的很強~~~~~~~我一直以來都是用IPhone拍,直到小朋友會走會跑之後漸漸覺得手機不堪用了,因為我是從單眼跳回手機拍攝的老新手(手機好方便阿由其是Iphone隨開隨拍的呈現真的還不錯,當然我沒有放大需求手機就夠用了~洗個3*4 4*6都OK),所以我最後掙扎點是延伸性,最後是選擇微單

但當時比較的對象是RX100M2,現在M3幾乎把我當初捨棄M2的功能都補回來了...雖然最後的選擇還是在可換鏡頭與不可換鏡頭...

但對一台旗艦類單,RX100真的是很稱職~(我覺得還是要直上M3,有翻轉螢幕阿~~還有伸縮觀景窗阿~~~)

kuobba003 wrote:
是回答您的問題啦 , 相機賺的利潤沒有高檔鏡頭來得多


至於不同片幅就很直接 , 片幅越大取得原始影像越大 , 這是一翻兩瞪眼

當然也很多照片我個人是分不出 FF APS-C M4/3 , 小弟是很幸福的


片幅越大取得原始影像越大,你是不是誤解什麼了?

你是不是認為同樣28MM焦段下,M43取得的畫面比全片幅取得的畫面要來的小嗎?

還是檔案大小?你應該知道感光元件上的畫素密度是可以調整的吧?


kuobba003 wrote:
因為 kit 鏡無大光圈 , 拍起來沒 fu
光圈不夠大 , 當光源較差的時候 , iso 不得已需要拉高
也就相對限制了感光元件該有的成像水準
我舉例單純想表達 鏡頭對於成像的影響 , 比你想像中小得多
但那種夢幻淺景就真的非得靠鏡頭才辦得到
舉例 FE55/1.8 很棒 , 但他只有 F1.8 ... 要追求散景直接被 F1.4 F1.2 的 KO
1 萬元內的 kit 鏡 , 5 萬元的菜頭 .... 菜頭好是應該 , 但有好上 5 倍嗎?
這東西不是一分錢一分貨 , 是 十分錢一分貨


大光圈拍起來一定就有FU?

請問閣下用過最好的鏡頭是什麼?如果你認為鏡頭對於成像的影響很小

那是幸福的,表示你不用投資太多在鏡頭上,不必去追求什麼鏡皇

至於夢幻散景,根本不用換到好鏡頭,隨便選一個有大光圈就有漂亮散景了

追求1.8跟1.4差別的散景有差嗎?

另外你說的十分錢一分貨,我只能說看個人的感受

如果你很在意花了5萬就一定要有高出五倍的成像品質,那我想你不適合玩單眼

隨便拿台高階類單應該就很滿足了

看來閣下是追求大光圈定焦類型的,有機會建議去體驗恆定變焦的威力
雷小炫 wrote:
片幅越大取得原始影像越大,你是不是誤解什麼了?

你是不是認為同樣28MM焦段下,M43取得的畫面比全片幅取得的畫面要來的小嗎?

還是檔案大小?你應該知道感光元件上的畫素密度是可以調整的吧?


其實這裡很多人一直在傳達錯誤的資訊,可是還是很多人來問一些基本的問題,又有人在講錯誤的答案,常常在這裡看到這種狀況,如果有好心人肯糾正就好,怕的是沒人來更正,那來問的人就學到錯誤的資訊了


雷小炫 wrote:
kuobba003 wrote:
因為 kit 鏡無大光圈 , 拍起來沒 fu

像這種也是標準的誤導新手
有沒有fu不是只靠大光圈才能拍出來
他卻傳達了這種很要不得的心態讓別人學習,會讓別人認為拍得沒fu都是因為他的器材不好導致,進而造成只想買更貴的鏡頭而不會想去學如何拍
ppwa wrote:
其實這裡很多人一直在...(恕刪)


對於新手來講,追求較多"有fu"照片的比例的確是散景或者發色(這就是造成很多消費機種所搭載的新功能"景深模式"<<<利用軟體來模擬硬體不足的部分,這很平常)

那~怎樣能拍出有fu的散景呢?我相信雷大沒說清楚,淺景深(散景)的成像條件據我這老新手知道的有:
1.大光圈
2.焦距長
3.片幅大小

上訴三個條件都能夠造成景深淺跟深

我覺得您想表達的是除了景深外,有fu的照片還有很多~立體感?銳利感?通透感?空氣感?很多很多感那都要看每個人很主觀的認知

我只分享經驗心得而已~別砲我^^

我也希望新手能從這裡得到些什麼!但新手必須自己要做更多功課,不只在01上...

另外在您發表自己感言的時候,何不分享一些自己拍照的心得?

甚至回覆一下建議樓主該買什麼樣的機型搭配~

喔對了!補充一下我自己也認為大光圈的確在景深面以及成像面佔了很重要的腳色

舉例:我要拍黃昏,這時候我只有一台機身可用ISO3200,配上1855 f2.8-4 kit鏡跟一顆23mm f1.4大光圈定焦哪顆會比較好拍,拍起來比較銳利雜訊較低?拍起來也比較有fu?

答案是23mm f1.4的大光圈定焦鏡

不是一定要吹捧大光圈,但大光圈跟kit鏡的差異性還是有差的~選擇還是要看你的拍照環境跟特性來選擇這才是要傳遞給新手的觀念!
推O家m4/3系統~OM-D系列~~~
@ EM-5 OR EM-1
@ EM-1機身支援Wifi相片傳輸
@ 機身防滴防塵,部分kit鏡跟pro鏡也都有防滴防塵功能
@ 相同的價位下,能玩到的焦段比較廣(感光元件大小關係)
@ 對焦快
@ 機身五軸防震
@ m4/3系統透過轉接環,可用所有廠牌的鏡頭
會超出你的預算一些
不過買得下去就不會後悔~~
本人使用EM-5。

雷小炫 wrote:
片幅越大取得原始影像越大,你是不是誤解什麼了?
你是不是認為同樣28MM焦段下,M43取得的畫面比全片幅取得的畫面要來的小嗎?
還是檔案大小?你應該知道感光元件上的畫素密度是可以調整的吧?


我們說的是兩件事情 你聽不懂就當我誤解好囉




雷小炫 wrote:
大光圈拍起來一定就有FU?


大多數情況 我主觀的認為 是的

或許您技術好 , 隨便拍也很立體很有層次




雷小炫 wrote:
請問閣下用過最好的鏡頭是什麼?如果你認為鏡頭對於成像的影響很小
那是幸福的,表示你不用投資太多在鏡頭上,不必去追求什麼鏡皇


用過最好的大概就是 E24ZA FE55ZA 之流

例如 FE55ZA 跟 E50/1.8 , 在 APS-C 上我真的感覺差不了多少

但換了對應的片幅 , 差距就稍稍明顯了

你說的也沒錯 , 我這樣的技術真的不用投資太多在鏡頭上 , 自然也不用追求鏡皇




雷小炫 wrote:
隨便選一個有大光圈就有漂亮散景了


隨便選一顆不一定有漂亮散景




雷小炫 wrote:
隨便拿台高階類單應該就很滿足了
看來閣下是追求大光圈定焦類型的,有機會建議去體驗恆定變焦的威力


這我倒是很有自知之明 , 高階類單完全無法滿足

另外我追求的是一管廣角吃到望遠的旅遊鏡 , 畫質也不講究 , 差不多就可以了

恆定變焦的威力很強大嗎? 雷大有沒有美圖可以分享?
  • 11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1)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