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quare.chen wrote:
小弟不太同意您說的,...(恕刪)
我也覺得服務業應該要有服務業基本的精神在裡面 ---也就是"服務"不是嗎?
如果大家對於買賣東西的概念只是很單純的一手交錢一手交貨, 我想可以不必再討論下去, 那就是純粹你情我願的事情. 但是我覺得樓主想表達的, 應該是買賣東西其實有時候是一種被服務的感覺, 尤其是現代社會, 買賣東西應該要有除了"交易"這個概念以外, 更多的服務態度與精神在裏頭.
但是現在好像滿多人都可以接受服務態度不佳的店員或者愛理不理的店家, 大家都視為這是"理所當然"的事情, 或者是"不高興可以去別家"等說法, 個人覺得也許就是因為這樣的姑息態度, 讓部分還沒有意識到自己是"服務業"的商家, 繼續這樣活在舊時代...
永勝的陳姐原本就是這樣的人,跟她講殺價會踢到鐵板一點都不讓人意外
不得不諱言永勝不是一家對於新手用戶或新客戶非常友善的店家,所以雖然我自己常去,但朋友問我有哪家店可以推薦時我從來不主動提永勝。但我也不得不說,人家能在博漢區屹立不搖幾十年不是沒有理由的。
永勝之所以受歡迎是因為只要一旦熟悉了之後,他們其實對老客戶的服務是一般店家沒有的,是一種在當老朋友交誼的態度,價格不是最便宜,但也不會趁機敲客人一筆,而且在攝影器材領域關係好人脈廣,一些貨源稀少的產品找他們比較容易拿到貨,也比較容易得到一些一手訊息。我知道店裡有很多客人是老客人的第二代(上次我看到有個爺爺帶國中大小的孫子去買相機的,那個甚至已經是第三代客戶了)。
我還記得有次去買鏡頭,跟陳姐講了我要買的鏡頭款式,她第一件事不是說有沒有貨或多少錢之類、一般店家會講的事情,而是劈頭就問我買這顆鏡頭要幹嘛用,我手上有哪些附近焦段的鏡頭,好像在口試一樣解釋完我的用途與目的之後,她才願意賣鏡頭給我。我想,如果是一般不熟的普通客人早就氣炸了吧(老子有錢要買鏡頭妳管那麼多幹嘛),但陳姐常說買相機器材要量力而為,她一點都不希望見到客人為了買相機鏡頭弄得傾家蕩產,而對我而言,她的這番『諮詢』可是一般市面上其他店家做不到的服務。
另,有一次我去買Sigma 24mm F1.8,鏡頭看好、價錢確認之後我也二話不說領了現金去結帳,結帳完之後陳姐突然想到,又拿起價目表開始翻,『等等,你這顆鏡頭好像是我們在代理商漲價之前就進貨的,不能算這麼貴給你。』然後一顆萬五不到的鏡頭竟然主動降價了三千給我。老實說代理商調價前後的鏡頭根本沒有差別,她把漲價前進貨的鏡頭用之後的市場行情賣給我多賺一筆,不講我也永遠不會發現。所以,在永勝買東西我蠻安心的,因為我是那種買東西不喜歡殺價的客人(心軟吧,我常在想如果是我自己開店做生意應該會被客人殺價殺到死),但是我也不喜歡因為不殺價而被當盤子敲竹槓.......
如果想要在買相機時獲得賓至如歸的感受,我個人還是建議大家去士林正妹店就好,別去永勝受氣。那裡的確是把賣相機當服務業在經營,跟永勝是截然不同的開店理念!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