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

實體店面沒有七天鑑賞期啦..別再亂了

shoonz wrote:
我只能說等你當老闆的...(恕刪)


如果我是"原廠商"
我想我也辦不到!
台灣的經濟規模太小了!利潤不高!很難....
mark0826 wrote:
台灣的店家都是,要買...(恕刪)


我去台灣的幾家店,(漢博幾家DSLR相機店)
都可以拿出來比較耶!!
也會讓拍耶!
鏡頭也可!
當然我們是正常的操作比較,人家願意讓我們拆開來試,我們當然節制,

但真的不是每一家願意拆

因為拆有風險!
我只能說將心比心啦

大家都想試 都想摸

那這台給大家試的機器 你試沒問題,你要買這台嗎? 如果你都不要 那這台要給誰? 今天拿一台新的出來給旁人試摸試拍了.他不買,拿這台賣你你要嗎?


要好好試拍 還是去展示中心吧

我覺得消費者不應該只是因為自己買了之後不合用才要求換貨!

應該買之前就去試用,然後再去買,至少不合用的機會也就比較低。

急著完成交易,就是有問題....

花大把鈔票買東西,剛問世的產品或是不熟悉的產品都需要做功課。

因為這樣才可以防止買錯東西,或是被業務員誤導、被網友置入行銷誤導!



我認為七天鑑賞期,是保障那些真的無法到場試用、無法上網做功課的人用的

就算可退,還是要專程去退,準備一堆當時的單據、準備好要開口怎麼說,

還得擔心退不退的成等.... 一整個就有點瞎買東西的感覺....



店家提供七天鑑賞,是希望給消費者一個安心購物的感覺,

可是羊毛出在羊身上,該店家的售價絕對不是比較優惠的。

所以說也可以說是另一種行銷手法喔!

因為只要你不退,那麼店家就直接賺取更多的價差~


如果店家不提供七天鑑賞?那就要自己多做功課、多看網路評論、多去實體店面走走,

才不至於讓自己陷入:好像買到錯的產品、且好像也買貴了。

這中間時間真的是浪費掉了,與其這樣,還不如花更多的時間去了解產品相關的資訊

也許會用更多的時間,但是絕對不是浪費!

當然間接的好處是:01的月X文之「遇到爛店家、買到爛東西」會少一些。



以上只是我自己經歷過買錯東西、退了東西、學會買之前先花更多時間比貨、比價的經驗

其實就算真的做了這些前置作業,也不保證不會買到機王。
tp6ck6u4 wrote:
我只能說將心比心啦大...(恕刪)


所以我說
台灣經濟規模小
無法提供"實際展示機"(我單指數位相機)
只有部分商家願意承擔風險提供"實機"
剛剛看了某大在日本的文
nex-5 日本開箱 3樓有說 日本電器店幾乎都有實體展示機可玩

大大說的事電器店...好比燦坤 全國 上光..那一類的
台灣的數位相機我想可能連"總代理商直營門市",都不一定提供"實體展示機"
(更改一下,印象中家樂福好像有些"DC實機"可供玩賞但沒有全上電池,單眼也還是無"
但台灣汽車業就不同了
可以試乘..
品牌電腦有實機可以試用
手機有些可有些不可

其實有些東西的"試用"與"實機玩賞"
在台灣並不全部可以試用
嗯,有點離題!!不好意思
實體店面雖沒有七天鑑賞期!
但只能看外觀和規格說明書.....已經不能滿足消費者的要求!!那我上網看也是只有外觀和規格阿.

我並不是鼓勵"大家當奧客"
而是感覺台灣有些東西和想法很進步 但是有時候是"半調子"
然後
就有奧客
然後
店家就要想辦法"防堵奧客"
剛好
法律又說得模模糊糊
然後
全體消費者就無法享受 "共有的權利"

台灣的消費環境就是惡性循環阿

所以,奧客害的!

這時候,我還蠻佩服東森購物的,有些東西賣比較貴但10天鑑賞還可以拆封試用!



edilin wrote:
我覺得消費者不應該只...(恕刪)



有點點麻煩!!

50歲以上的人,不太會用電腦的不知道多不多耶
剛好要買"相機"
做功課...有點難...
除非
身為兒女的幫忙做功課!!


只好去賣場
看說明書
然後
一大堆不懂的規格 和 功能
然後
選一個漂亮的外型
打包帶回
這可能是50歲以上的人選購"數位相機"的模式

可能有人說...那是少數啦
少數的權利就是該被犧牲嗎!

我並不是想要"糖果"

而是想說店家商家有些退換貨的防範.....都是"奧客"害的




白大衛細支㊣ wrote:
樓上那些有退貨過的
如果並非瑕疵品之類的問題

『退貨是店家給消費者方便,這是店家給的福利,並不是所謂消費者的權利』

有人提到那個costco一個月內可退
那是店家定的規則
並不是法律.....

消費者眼中只會看到對自己有利的,並且無限上綱
這是台灣的特色
雖然並不是每個人都會(我說清楚了,不是每個人)
但是台灣的比價文化是長久以來累積的
...(恕刪)



為什麼一堆人會強調在國外在日本是怎樣怎樣
就是因為人家絕對搞的清楚的什麼叫做服務業,什麼叫做顧客至上,什麼叫做消費者權利
而不是把什麼東西都歸類在店家給的福利,多做的服務
一直以來都在強調消費者的教育,這就是台灣落後的地方
那店家的教育呢,店家是開店賺錢的,難道只有負責賣商品賺錢,還順便賣法律諮詢啊

[有人提到那個costco一個月內可退
那是店家定的規則,並不是法律.....]

所以COSTCO生意才會好啊,搞懂了嗎
如果像你講的,店家都以法律為開店準則,心情好就給福利,心情不好就照法律走,不買就請便送客
這樣生意會好???
開店做生意是為了照法律走還是以營利為目的

法律也沒規定開餐廳的每天打烊前要以清潔劑拖洗2遍以上啊
有的店家就是有這樣做,而就我觀察,有這樣做的店家生意都不會太差
有這樣做的,是店家給的福利,並不是規定,讓你吃的安心
什麼鬼啊.........

最簡單的,為什麼像光華那樣的場區,一樣賣電腦的
一到週日有的就是擠到門口,有的卻跟平常日一樣小貓2.3隻,其實他價錢也才差個幾十塊,會差那麼多

羊毛出在羊身上,這句話就是拿來嚇消費者的
反正以價致量本來就是亞洲廠商的本性
要那些退換貨服務你去COSTCO去X森購物買,被貴到當盤子是你的事,巷子裡的都知道去哪挖便宜的
如果真的那麼多腦袋不清楚的盤子,COSTCO跟X森購物早關門大吉了
相信還是很多消費者覺得,購物就是一享受,店家是服務業本來就要以顧客的福利至上

而不是像這位講的,消費者眼中只會看到對自己有利的,並且無限上綱,這是台灣的特色
這是人性,就跟你一樣,除非你是聖賢人,店家要多送你一個清潔組你會退回去的
我覺得台灣的消費盲點,付費的跟收費的,怎麼會放在同一個標準上來談
法律有消費者保護法,有看過店家保障法嗎??
服務業就是講究服務,顧客至上
如果像你講的,消費者自己的修養要加強,那從事服務業就不用什麼職前訓練了,發本法典背一背就好了
mark0826 wrote:
為什麼一堆人會強調在...(恕刪)


大大真的比較會說話
把我想要講的表達出來了

台灣還蠻多
"奧客"然後產生"奧店"...
有些根本就是奧人經營"奧店"讓人變成"奧客"

真的消費環境等級在台灣有點不良
無限上綱也是原罪..
  • 5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