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

遇到2手賣家不老實


wei1881 wrote:
日前1/2號在dcv...(恕刪)

每個鏡頭都不一樣特性..大家技術也不同..

這樣子有點虎扯..硬要推給賣家..

你派去的朋友也檢查很久阿..這樣怪賣家..確實不好..
賣家對該鏡頭不滿意所以想脫手
閣下派"全權代表"面交,在檢查後
(不論在價格或品質)雙方"合意"成交
鏡頭所有權移轉,賣家何來"不老實" ?
我是有類似的經驗啦..

之前我因為需要一顆含鉛鏡頭...

和某一個賣家買了17-35..

連夜搭車從台北到新竹面交,由於測試是晚上
所以沒有辦法察覺有異,但是裸視的時候發現有點模糊
本來以為是鏡頭特性,和賣家說若有問題再連絡

結果拿回去測試後... 馬上發現有異,同一個環境裡馬上換鏡頭做對照後發了這篇文章

EF 17-35 F2.8 L

最後賣家說不知道這個問題,但還是願意收回

結果連同車錢鏡頭運費最後我虧了2000..

鏡頭霧化不是兩三天可以造成的
建議樓主還是覺得不妥就找第三方檢查

如果真的是鏡頭特性賣您的人就頗尷尬的
假若是霧化...再來處理也不遲.


您以為20/2.8是顆怎樣的鏡頭?全幅+定焦,所以理當有好畫質?如果這個道理存在,Nikon還一直出新鏡頭、奈米化、一顆比一顆大、貴、重是怎麼回事?

20/2.8,從AIS時代就不算是顆畫質好的鏡頭,AF化之後也只是因為對焦可以比較準了,相片比較不鬆而已,它一向的定位,就像18-35之於17-35一樣,是二線產品!

看到買家的朋友[前玉,後玉, 轉環....等各方面檢查又檢查, D3S拍了又拍, 我也已請他盡量多試拍, 強調我不滿意這顆的畫質, 阿達先生告訴我, 入塵, 畫質, 變形抑制....一切都o.k.!]這段,從文字都看得到賣家為了這幾張小朋友忍受多少了,拜託,鏡頭不是他做的好不好

wei1881 wrote:
日前1/2號在dcv...(恕刪)

買的是二手的,測也測了,
想要有全新的品質跟服務,又想有二手的價錢
有這麼好的事嗎?買二手本來就有風險,看來你是承受不了風險
再說,已當面測試過並交貨
你怎舉證現在所謂的暇疵是賣方交貨前就存在的?驗過了不是?
賣方也可以說是你買了之後才造成的
為什麼?因為是二手品,也有相驗交貨了啊!
勸你別碰二手了,你心態不對
我的傻瓜相機放在車上吹冷氣!

拿下車拍這類型的照片會更霧

版大的照片看起來也不錯看阿

真的沒有什麼起霧啦!

只不過是日暈而已


wei1881 wrote:
日前1/2號在dcv...(恕刪)


小弟也常在DCV2手上晃,
出入過的東西雖然都沒什麼高檔貨,
但總價至少有30萬以上,
8台機子、15顆大小鏡頭...
你的東西基本上隨便找個懂法律的馬上被打槍叫你自己認,
你說賣家不老實,哪請問您如何舉證?(法界經典名言:舉證之所在敗訴之所在)
況且面交驗鏡貨銀兩訖當下賣家責任就已經完全解除,(不然面交、驗鏡是在驗心酸的喔?)
另外給你個經驗,
買鏡頭之前一定要先探清底細,驗重點,
像我之前買17-55F2.8 USM,罩門就變焦、光圈機構,
不然其他都接上機身,廣角望遠大小光圈各一張,2張測準焦,10張內OK付錢閃人,
套句前輩的話,沒經驗怕吃虧就別玩二手,
你說我又沒有被騙過,當然有,但二手本來就是風險自負,又不是沒全新給你選,
以前遇過一個大學生也很妙,賣他17-70 OS HSM,
台中火車站面交搞了1小時,第三天跟我說對焦壞了,
我跟他說,那就拿去恆身修吧!他偏不,要蘆跟我退,不然要告我,
那時還傻傻跑去火車站找他,看到鏡頭很讓人傻眼,
遮光罩不見、保護鏡也換了(B+W變成KENKO普通玻璃),鏡頭牙有傷,
當下就覺得有問題,跟他說帶他去恆申檢測,如果是我的問題包退,
結果哩,恆申拆出來師父說鏡頭受過強烈撞擊,
內部鏡片都位移,馬達也損壞,還有被拆過痕跡,
聽完驗鏡過程連師傅都說鏡頭是在那學生身上出問題,
當下還問他退不退、告不告,如果他敢告我就直接提誣告外加10倍鏡價精神求償,
馬上縮掉說不退了,

總之,你的賣家算很好了,還幫你排解情緒,
換作是我,連鳥都不鳥,
告...基本上100%告不成啦(已經很多判例了)
多耗精神跟金錢而已
爬文至此,學到了很多平常不會注意的部份~~
原來買東西,面交檢查完後。
回家用得不滿意,還可以告人。
臺灣人韌性果然很強。
小弟佩服。
樓主買賣的與 01帳號都一樣嗎, 能避就避喔.
二手鏡頭, 不要說面交, 就算是郵寄也沒七天鑑賞期. 除非是惡意詐諞才能告.

我遇過最特別的賣家是說我測光不準, 但我及我朋友試都準, 最後就取消算了, 就算是不適合這位買家的拍照環境好了.

另外誰說廣角就要拍晨昏的.
  • 6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