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社會就是這樣,充滿了想占人便宜卻不想被占便宜的人。任何事情就見縫插針抓痛腳或貶低壓榨他人,但我想問問,您自己都沒犯過錯嗎?有拿到就有拿到,沒拿到也摸摸鼻子算了,反正自己的良心很清楚這整件事情是怎麼一回事。得饒人處且饒人,幸福不是擁有更多或拿的更多,而是懂得知足。
michael.gallery wrote:這社會就是這樣,充滿了想占人便宜卻不想被占便宜的人。任何事情就見縫插針抓痛腳或貶低壓榨他人,但我想問問,您自己都沒犯過錯嗎?有拿到就有拿到,沒拿到也摸摸鼻子算了,反正自己的良心很清楚這整件事情是怎麼一回事。得饒人處且饒人,幸福不是擁有更多或拿的更多,而是懂得知足。 這也是一篇見縫插針的回覆
alazif wrote:這也是一篇見縫插針的回覆...(恕刪) 我個人比較偏向將心比心。分享一個實際例子:多年前EC正紅的時,工讀生妹妹價格寫錯了,某區的小學老師一次把四台全部買乾。主管打電話協商是否可以送禮物&賠償,但對方身為小學老師卻不斷的爭、嚷著要見報,最後四台都出貨,還親自開車送去,登門致意。但那個工讀生妹妹非常內疚(損失超過他好幾個月薪水)而離開。有很多時候,放過別人就是放過自己,我們都有太多機會為他人服務,但難免有疏漏。公司損失幾萬塊或許不算什麼,但背後的那些相關人員所得到的教訓和經驗,有時候早已超越他所該承受的,而自己就算賺得了那幾萬,又真的有獲得多大的好處嗎?(我那時候心裡就只有一個想法,這樣得理不饒人或抓痛腳猛打的人,若是在我的小孩班上任教,我是否該申請轉班?減少小孩心態也如此)網路發達後,更多人動不動就上網"分享"和"舉報",對事件更有放大的效果,就像台灣許多談話性節目和名嘴,動不動就要告、要軒染、要加油添醋、要合理的解釋、要道歉、要賠償...卻沒看見自己...嗯。很像近來蘋果和HTC和解,他們說要更專注在創新和研發上。真的,專注在專利權抓對方問題互告,真的毫無建樹也不會進步,或許可以取得一定程度利潤和物質,但被後失去的卻是更大的成長和正面果效,台灣缺乏的就是,認真做好研發、創新、生產...對社會國家真正有幫助且實質的事,而不像現在買空賣空炒房炒物價抓文字和數據效果,最後獲得了什麼?台灣更加退步、環境更嚴峻充滿了批判、抱怨和全民狗仔、造神運動。當然,要成為怎樣的人,做怎樣的事,都有其利弊得失,自己摸著良心做人就是了。大家開心就好,要繼續去爭"權益"或討"理論"就去吧,很多事不是爭到了,就贏了。至於樓主訂了貨,當然有其權益,可以去向店家申訴,有搶到且有出貨,恭喜你,若沒有,那就看您怎麼和他們喬或是放下,個人倒覺得不用第一時間請網民公審。若什麼事情都要上網、見報、找立委、找記者,那這社會還真令人覺得冷漠無情又難以接觸。
小弟也是在服務業服務個人覺得商店的"信譽"是最重要的如果今天事情發生在我身上我會認賠出貨標錯價的問題出在商店本身而非消費者本身哪個消費者不想要買到便宜的商品自己出的錯如何歸責於他人該檢討的應該是自己標價的過程是否哪個環節出了問題才是再退一步講標錯了價但如約出貨這件事若上了新聞豈不是為公司做了免費的宣傳試想要上新聞做正面的宣傳這恐怕是花錢也不見得能做得到的這是小弟的看法沒有要筆戰的意思不喜歡者勿看
看完討論串就覺得很好笑這篇先不管樓主是什麼心態下標怎樣看錯都不再樓主 錯在標錯價的商家結果居然有人出來指責樓主下標心態可議?大家不覺的很好笑嘛而且樓主一開始就講了 他在意的是店家的處理方式如果今天店家打個電話 或是甚至傳個簡訊說不好意思標錯價了對於一個要做生意的商家來說成本會很高 會很難做到嘛?通知一聲這樣對消費者來說會比較好理解 對店家的商譽來說也會比較好吧?像這種什麼都不通知 就直接單方面取消交易的店家只讓我覺得沒商譽 + 服務超爛而已而樓主只是讓大家知道一個不想受氣就盡量下標買東西網路商家這到底哪裡錯了?那些批評樓主的人心態真的很奇怪...
box0702 wrote:標準的公務員心態,一直看不到真正的問題點,如果你也是開店做生意的商家,想必也是一個不顧商譽,只想做一次生意的利益掮客 哦?所以您從上面沒看見任何的負責、和善、圓融與改進?包含溝通協調?出貨、登門致歉?只看到不顧商譽、只想做一次生意?您的觀察力和理解力蠻獨特的。我看到的是您不斷的批評和檢討他人,而您自己?我不是很清楚。歡迎您在社會大學工作時實踐您的說法與堅持,您可以試看看,祝您事業順利。題外話(不是指您,而是社會上處理事情都是互相的,若單方面要占盡利益搶盡便宜,到最後絕對是沒人要與這種人往來,加入黑名單,相信有做過生意或搞過公司的都會知道系統中黑名單是怎麼來的):事情發生都會有自己的角度和他人的角度,如果不斷的站在檢討他人的角度,積極的抓住痛腳畫線搶利益,而沒看到自己的行為和心態,很容易變的自我和自大難以相處。(例如:三爽對待各大企業的行為,現在科技業出現反韓陣營連手抗韓)有很多事情不是得理就要不饒人。要求和嚴謹是放在自己身上,寬容和和善是放在他人身上。難怪科技大廠老闆說,台灣人非常難伺候。在台灣可以生意做的順利,世界各地都將無往不利。算了,言盡於此,反正商家跟我又沒任何關係,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生活方式,自己對自己負責就好。
一串看下來也感覺店家的護航文居多。付款成功,買賣成立是事實。樓主自始也沒有一定要店家出貨的意思,只是信用卡已經刷過,就算要退款也是要一定的時間,額度被占用萬一想做別的用途無法使用,還是可能造成一定的不便。如果店家可以好好的溝通說明,應該就看不到這個抱怨文,不覺得有取暖的意味,很明顯真的就是一個尊重被忽略了。
michael.gallery wrote:哦?所以您從上面沒看見任何的負責、和善、圓融與改進?包含溝通協調?出貨、登門致歉?只看到不顧商譽、只想做一次生意?您的觀察力和理解力蠻獨特的。我看到的是您不斷的批評和檢討他人,而您自己?我不是很清楚。歡迎您在社會大學工作時實踐您的說法與堅持,您可以試看看,祝您事業順利。恕刪) 請問你那隻眼睛看到商家有來''負責、和善、圓融與改進?包含溝通協調?出貨、登門致歉?'',賣方直接取消交易,連問都沒問好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