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請問一下,今天證券公司在幫客戶下單,萬一買賣價格或數量下錯單,請問誰該負責, 既然是下錯單決對是無心之過,那結果又是如何, 或許店家只要有一點誠意,各退一步,結局或許會比較完美一點不過看來不是很容易, 我真覺得店家是要付出一點代價,但代價為何就各自衡量了. 附帶一點,有時危機處理的好,危機即成轉機,尤其是在這樣競爭的環境下,想想吧 多看看台灣政治人物對自身危機處理的方式,相關的素材在台灣有很多當然結果不盡相同
唉~這次跟樂天平台的這個店家購買記憶卡..也是說缺貨...等了又等...最後真的要用到它..店家還要讓我等為什麼不乾脆在購買網頁上面寫預購算了最後只好取消交易..店家也說會和樂天訊問退款事宜..再跟我聯絡但從取消交易起半個月了...沒有收到任何退款..也沒有人跟我聯絡在留下不優的評價後..兩天...終於來電了客服人員說是當初是用atm轉到樂天的虛擬帳號..取消交易之後..樂天跟他們要我的帳號...他們聲稱不知道"樂天不知道我的帳號"這件事而現在收到評價後...樂天要店家自行與買家我聯絡..問到帳號後...店家自行匯款給買家我幸好是有處理..不然會後悔沒多爬文...早點看到這篇文章
ooozzzooo wrote:三人決定循訴訟方向為解決此事...(恕刪) 為了貪小便宜無法的逞而興訟....值得嗎?金大條耶 wrote:可是樓主給我的感覺卻是趁人之危無奈換個角度想想吧萬一您今天在拍賣競標時 10300不小心多按了一個0變成103000,導致你得標了你會不會希望店家取消此筆交易呢...(恕刪) 紅磚道 wrote:這是你的權利但是我不會這樣教我的小孩...(恕刪) +1我也不會這樣教我的小孩..這跟"仗著律法"拾獲2萬元堅索3成....沒甚麼不一樣只是對象不同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