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auwin wrote:
像機達人請問 我不想...(恕刪)
我推薦小薛之前所介紹的這篇
這台打鳥應該還不錯 請參考
30倍光學變焦來勢洶洶!SONY類單眼旗艦機種【DSC-HX100V】
Fuji FinePix F500EXR 195g 15x (24~360mm) F3.5~5.3 1/2 CCD
Nikon COOLPIX S9100 214g 18x (25~450mm) F3.5~5.9
Panasonic DMC-ZS10 219g 16x (24~384mm) F3.3~5.9
SONY DSC-HX9V 215g 16x (24~384mm)F3.3~5.9
自行參考看看
jauwin wrote:
剛剛查一下 30X ...(恕刪)
貼一張去年剛入手300D時偶然遇到的打鳥畫面,因為隨相機一起入手的是28-105KIT鏡,本來的功能就不是要打鳥用的,只是剛好遇到白鷺鷥飛過,不知好歹就也來試著打鳥看看....
結局就是這樣~
焦距105mm,APS-C機身上等效焦距變成168mm,打距離約250公尺左右的白鷺鷥,雖然也是一隻大鳥,不過在畫面中牠依舊被拍得小小一隻....~"~

EXIF及後製修圖參數可看這張說明:

那隻鳥的距離大概就是這張相片左下角紅框中左邊一些的位置,站在橋上拍牠,估計距離大約就是250公尺左右吧。

PS:不知道我拍到的這一隻算不算大白鷺鷥?因為是玩相機以來唯一一次有機會拍大鳥(因為我根本沒興趣拍鳥,裝備等級差太多了....哈),我也只能憑印象靠鳥旁邊的石頭來判斷那隻白鷺鷥的體形,不過不知道這樣判斷算不算準?有拍鳥的大大能給我解答嗎?
=================================================================================
自己補充一下:
剛才查到的資訊:
白鷺鷥只是一般人的通稱,白鷺鷥實際上可分為小白鷺(Little Egret)、中白鷺(Intermediate Egret)、大白鷺( Great White Egret),是台灣最常見的留鳥,小白鷺的成鳥全長約六十一公分,中白鷺成鳥可以長到70公分,大白鷺可以長到90公分。
分辨方式除了體型大小外,小白鷺的嘴尖一年四季都是黑色,腳趾青黃色,夏天交配時,雄鷺頭後有數根細長美麗的飾羽,通常會出現在農耕後的水田、河口、或漁塭,一整年都看得到。
而大白鷺與中白鷺的嘴夏天成黑色,冬天變成黃色,腳趾黑色,大白鷺的脖子又比中白鷺長而曲,成S 形狀,二種都是秋冬才會出現在台灣的冬候鳥,但這三種水鳥,都是群棲性,所以在台灣的湖泊、水田、溪河都可發現它們的蹤跡。
由此可知,我拍到的應該是小白鷺鷥,因為比對拍攝到的日期及放大觀察牠的身體特徵後,這隻應該是小白鷺鷥才對。
Canon EOS 500N + EF 35-80mm F4-5.6
Canon EOS 300D
EF 28-105mm F3.5-4.5
EF 50m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