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

"鏡頭大小"會影響畫質嗎?

ftenthirty wrote:
這個是建立相同CCD...(恕刪)

呵~我不是相關的專業人士,告訴您的未必是正確的,僅是提供個人一點觀念.

若畫質=解像力.您的問題:"鏡頭大小"會影響畫質嗎?
我的觀念是:以目前市售的相機來看,當然會!

而各種影像處理引擎、感光元件技術、鏡頭技術、甚至是輔助科技(防手震)等...,
若都要一起考慮進來比較"畫質"的話,絶對不是打幾個字能斷言的!!

p.s.CCD不只看尺寸大小,要看所能紀錄的有效畫素.拜科技所賜,小尺寸CCD也能有千萬畫素呢!!
datapay wrote:
這裡的畫質約有九成的吻合度來對應到解像力
大多數鏡頭在光圈8的時候解像利達到高峰
往往解像力超高的微距鏡頭他們雖然光圈很大,但是鏡片都小小幾片而以
如此 可以推翻鏡頭大畫質就好的迷思?
但是很有趣的,訪間賣的大小鏡皇f2.8都會比kit f3.5來的畫質好
主因還是因為中間加了石英片吧?

RF相機的超廣角 結構的關係 顆顆都小的要命 鏡片都很小 但顆顆都比slr上的超廣角表現的好
o家目前市售的鏡頭也是顆顆都很小,卻沒有人敢說他拍出來的畫質比CN家的鏡頭差,

只是剛好c家以商設為主的大光圈淺景深 帶動對手nikon的鏡頭仿製跟進 (或是顛倒過來)
因大光圈的需求所以剛好高階鏡頭都是大光圈的,不然高階鏡頭本來只是鏡片材質比較好而已.....

以理性的角度去看,鏡頭越小密度越高拍照越方便畫質也越好,...(恕刪)

大大的論點很有趣,小弟不才,歸納您的論點如下:
1.微距鏡頭解像力高,鏡頭卻小
小弟覺得是:因被攝物小,所以鏡頭不需要大

2.某些小直徑鏡頭,"畫質"比大直徑鏡頭好
小弟覺得是:以目前市售的相機來看,應該是特例(高階設計比低階設計)

虛心請教.
p.s.當然相機的"畫質"好壞,有太多太多因素跟解釋,僅針對市售的相機"鏡頭大小"會影響畫質嗎?"說出個人觀念.
kentwang0813 wrote:
經過指正及我在翻閱紐約攝影教材後查出:不論哪一種口徑鏡頭,只要是光圈一樣的情況下,其通光量應該是一樣的,所以就不和口徑發生關係了,很抱歉之前錯誤觀念,...那麼,鏡頭口徑大小能決定什麼呢?


我認真的找了些資料,參考一下:
照像機的目的,簡單說,就是拍什麼就要像什麼(管他黑白/彩色),所以叫照像機(什麼阿...)

回到問題,鏡頭口徑大小能決定什麼呢?
答:集光力與角解析度=解像力的一種吧!?
資料來源:wiki

那解像力跟市售像機所謂的"畫質"好壞有什麼關係?
答:(截取一段文章)來源:DCView
影像品質好 ?
一般而言,我們要求影像要高解析度、銳利 ( Sharpness )、不要有色散( Color fringing )、儘量降低變形及雜訊。攝影者會環繞在這幾個課題上。

尤其是 Sharpness 的課題。

放連假我真的是太無聊了
把範圍拉開一點說.
RF(連動測距相機)的鏡頭. 小DC鏡頭. 因為鏡後距離比單眼相機要短(沒有反光鏡結構)
所以可以做的很小
畫質還是非常好
甚至因為鏡後距短. 同樣的像差色散在這裡影響效應反而變小
一般對Leica M的評價是超過Leica R的

DC的話則再考慮到片幅的問題. 片幅小. 所以鏡頭還可以做的更小

Olympus即將要推出的micro 43系統也是類似的概念
片幅比APS DSLR稍小
然後沒有反光鏡結構
所以鏡頭可以做的超小. 畫質還是可以很好


為何現在Canon/Nikon/Sony鏡頭都在比大顆?
一個原因是在拼帳面上的大光圈和變焦規格. 你17-35我就16-35. 你光圈4.5我就光圈4....

另一個原因是...大顆的賣像比較好阿
讀萬卷書不如行萬里路.
我對""鏡頭大小"會影響畫質?"答案改觀.

幾位大大,文中若有冒犯,小弟在此一併道歉.
文包 wrote:
把範圍拉開一點說. ...(恕刪)


不知道現在這文章的重點是在哪裡?

大家只可把焦距專注在一個問題口徑大小的問題身上...感光元件扯下去太複雜了

世界上所有天文望遠鏡,發展概念是口徑越大解像力越強,色散等那些跟口徑的關係反而不是這麼的密切,那跟光學設計比較有關係。哈伯口徑這麼大,第一次啟用的照片接近半殘,畫質可能比各位的單眼相機剩至DC還不如,因為光學設計出了點問題,後來才靠了兩三次大維修才修正問題(只因為這口徑2.4m望遠鏡,在鏡片邊緣出現了2微米的誤差,光線無法聚焦至焦點上)


BTW....

感光元件大小,越大畫質越好,當然對應的畫素密度也要上來,否則無效,光學設計在感光元件上的重要就是確保感光元件上每個感應元件都要吃到直射光線,這就是olympus最喜歡拿來說的直射入光。

天文望遠鏡,這部份大概都沒問題,因為鏡片口徑都大於感光元件大小(可能比olympus對外所宣稱直射更接近直射),天文學家是一群不能忍受色散要求高畫質表現的攝影師。

光學儀器設計,有很多複雜的考量,畫質的呈現問題並不會只有一個單因子所影響
以大部分的情況來說,鏡頭越大,或者我們說同樣焦距時鏡片越大的畫質是會越好的,當然在做這樣比較的時候我們應該要以相近技術水準的產品來比較。

前面提到微距鏡不大,但是解像力很高,這樣的說法忽略了一點:畫質不只有解像力,還有中央與邊緣的差異、口徑蝕。也就是因為如此Sigma的50/1.4和Nikon的501.4G比起其舊的產品會大上這麼多。
管它是什麼超級世界霹靂無敵大狗鏡!便宜貨萬萬歲!
masaka wrote:
前面提到微距鏡不大,但是解像力很高,這樣的說法忽略了一點:畫質不只有解像力,還有中央與邊緣的差異、口徑蝕


微距鏡頭的周邊畫質和周邊失光/口徑蝕也一樣表現非常好阿/??!!
以相同的用料來講.當然口徑大畫質比較好

索尼阿法 wrote:
微距鏡頭的周邊畫質和...(恕刪)

如果拿50/1.4那麼大的鏡片去做50/2.8的鏡頭,我想那鏡頭應該是天下無敵,而現在的Sigma的那支標準鏡就是那麼回事。
管它是什麼超級世界霹靂無敵大狗鏡!便宜貨萬萬歲!
  • 4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