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

拍運動賽事的機身選擇

Wahaha214 wrote:
還有室內運動快門都1/1000以上在打,我都用光圈2的鏡頭在拍

我自己就在拍(兼差賺錢),夠資格說了吧,拍室內運動我乖乖用FF拍,用M43拍只是找死

話不要說一半那焦段呢?光圈2的鏡頭有多長,站在旁邊拍嗎?
除非你拿這管
RF鏡頭 - RF100-300mm f/2.8L IS USM - 佳能 台灣重量只有約2,590g NT$ 289,000元

不然只會被M43打死
OM SYSTEM TW 官方線上商店 M.ZUIKO DIGITAL ED 40-150mm F2.8 PRO 760g NT$ 39,990元

有圖有真相
北海潮與火,300mm f/2.8 七級防手震 預拍 連拍








路人都可以拍到總統了


andrea5 wrote:
話不要說一半那焦段呢...(恕刪)


35 85 200
我就是可以在場內拍的人所以拍室內運動可以用35這焦段,我還用SONY 20-70 4拍過
我就是在拍室內運動的,你要人家買M43可以,只有OM1可以用,我用FF拍ISO隨便就是3200或是6400(光圈1.8或是2),我還故意鎖在6400,我是有大量實戰經驗的人,自己參考看看吧

不要只用M43焦段X2這優勢來看,整體用下來室內只能用FF比較好打
至於你提到的RF 100-300 2.8,上個月我才帶人去買一支,買的價格沒那麼高就是了
jenhoxen

樓主父親是一般觀眾呀[orz]

2024-11-01 1:10
Wahaha214 wrote:
35 85 200
我就是可以在場內拍的人所以拍室內運動可以用35這焦段,我還用SONY 20-70 4拍過
我就是在拍室內運動的,你要人家買M43可以,只有OM1可以用,我用FF拍ISO隨便就是3200或是6400(光圈1.8或是2),我還故意鎖在6400,我是有大量實戰經驗的人,自己參考看看吧

EF鏡頭 - EF35mm f/2 IS USM - 佳能 台灣重量只有約約335克 NT$ 21,900元

RF鏡頭 - RF85mm f/2 Macro IS STM - 佳能 台灣重量只有約500g NT$ 18,900元

EF鏡頭 - EF200mm f/2L IS USM - 佳能 台灣重量只有約2520 公克 NT$ 198,000元
以上的鏡頭只適合拍MD擺拍,如果距離夠遠的話EF200mm f/2L IS USM很棒,距離不夠EF200mm f/2L IS USM只能拍大頭照。

全片幅不管用哪家,可用的鏡頭就是70-200 f2.8,RF鏡頭 - RF70-200mm f/2.8L IS USM - 佳能 台灣重量只有大約 1070 g (不包括三角架支撐環) NT$ 81,300元,就算是光圈同是2.8也無法輾壓OM SYSTEM TW 官方線上商店 M.ZUIKO DIGITAL ED 40-150mm F2.8 PRO焦段。


如果拿這管RF鏡頭 - RF100-300mm f/2.8L IS USM - 佳能 台灣重量只有約2,590g NT$ 289,000元就毫無疑問的輾壓。

我有D800E加大三元,以前用小黑六拍舞台。
簡單說啦

M43有價格優勢與體積重量優勢,但是為啥運動攝影記者不用? 報社通訊社也不是白癡笨蛋,你想的到的他們想不到? 你可以給我答案嗎?

很多東西看規格看帳面上與實際使用是有差別的

35 85 以上的鏡頭只適合拍MD擺拍,但是我就是拿這些鏡頭拍運動,焦段只是一個數字,沒說這焦段只能拍或適合擺拍MD
Wahaha214 wrote:

M43有價格優勢與體積重量優勢,但是為啥運動攝影記者不用? 報社通訊社也不是白癡笨蛋,你想的到的他們想不到? 你可以給我答案嗎?

所以記者就是全副武裝全套,不會有機皇配旅遊鏡或者入門鏡這種事,問題又貴又重還要有本事才能發揮器材的功能,RF鏡頭 - RF70-200mm f/2.8L IS USM - 佳能 台灣重量只有大約 1070 g (不包括三角架支撐環) NT$ 81,300元,RF鏡頭 - RF100-300mm f/2.8L IS USM - 佳能 台灣重量只有約2,590g NT$ 289,000元,這兩管應該就是超好用的工作鏡,可是要自己掏腰包買真的是又大又重又貴,可是如果是報社或通訊社配備不用花自己一毛錢,不花錢就不大不重不貴就是超好用的利器,如果有人可以讓我玩幾天會快樂的不得了。

不過要自已掏腰包花錢買,你會買RF鏡頭 - RF100-300mm f/2.8L IS USM - 佳能 台灣這管嗎?除非是你的生財器具,拍幾場就可以回收本錢,不然真的要想想。拍照玩樂M43還是首選,如果是生財器具,全片幅磚塊機配上大三元收錢才不會手軟。
你還是沒搞清楚,有便宜又好用的器材為啥報社不用? 你以為記者用的機器全都報社提供的? 通訊社不少記者器材是自己花錢買的,自由記者器材也是自己掏錢買

可靠度 可靠度 可靠度
快速的後勤支援

記者用機CANON有快速維修服務,不過只有針對媒體,O有嗎?

放眼望去國際賽事有多少人用O? O不是有你說的一堆優勢? 應該說M43不是有你說的一堆優勢怎麼這些專業人士都不選擇?

你一味的說M43怎樣好但是市場反應出的現實面你有能力扭轉嗎? 最終還是得面對現實

如果是業餘拍室內運動去買OM-1和45-150 2.8湊著用吧,後期處理雜訊是可以,但是就是花錢花時間,時間就是金錢,要處理快就是花錢買高檔CPU和顯卡

至於松下,要拍運動類的選這個牌是自找麻煩
Wahaha214

他就一直推O推M43,我只是把現實面說出來而已,M43除了OM-1或是O的旗艦哪台對焦能幹掉CANON R10啦,拍這種題材不依賴自動對焦才有鬼

2024-10-31 16:18
andrea5

Wahaha214 我還說RX10M4宇宙無敵你有能力反駁我嗎?有圖有真相https://www.mobile01.com/topicdetail.php?f=547&t=6928558&p=7[^++^]

2024-10-31 18:31
Wahaha214 wrote:
你還是沒搞清楚,有便宜又好用的器材為啥報社不用? 你以為記者用的機器全都報社提供的? 通訊社不少記者器材是自己花錢買的,自由記者器材也是自己掏錢買

可靠度 可靠度 可靠度
快速的後勤支援

記者用機CANON有快速維修服務,不過只有針對媒體,O有嗎?

你才搞不懂O乾我屁事,我買的器材比你多,鏡頭比你多,拍的比你多,N家S家都買,不買入門鏡,不要教我怎麼挑器材,標題是送相機給退休的老爸,八萬元你打算推什麼相機鏡頭拍運動賽事你扯記者
andrea5 wrote:
我買的器材比你多,鏡頭比你多,拍的比你多


我不是器材控,拍的多少不代表甚麼,拍鳥連拍打一堆砍一堆也是拍很多不是嗎? 我用每秒4張的機身拍一樣能交件,所以拍多又如何?

至於我問你的問題你還是回不出來不是嗎??

8萬找二手的APSC或是FF也可以,又不是只有M43可以選

買台被我嫌得要死的CANON出的R10(我用24000就可以到手)配上轉接上二手EF 70-200 2.8不是一樣可以用,就鏡頭重,我用R10接EF 70-200 4拍籃球過,還可以應付得來,室內喔

我朋友都說我像是越共拿普通器材和拿高檔的在PK,說實話那些人拍的照片也不過和我差不多而已
Wahaha214

高級鏡又如何,一支要價20多萬美金(美金喔)的鏡頭你用過沒,抱歉,我用過

2024-11-01 12:15
Wahaha214

有本事請去扭轉M43讓M43變成記者主力與市占率最高的相機勝過在這邊對我嘴砲來的實際

2024-11-01 12:17
還是推Sony RX10M4,我心目中最好的旅遊錄拍兩用機。

自訂義鍵的數量及靈活度堪稱一絕,比用了幾十年的Nikon更能調出我想要的操控方式
講實際面啦,M43對焦比較可以和S和C拚的就OM-1或是EM-1X,OM-1一台6萬多,45-150 2.8要4萬多,加起來10萬多,早就破樓主預算了,而且O的UI還真是爛

別跟我說拍運動不依賴自動對焦,就如我說的,M43對焦能和CANON R10對幹的也只有OM-1,你說EM-5,EM-10喔,靠邊站吧,松下的就算G92和R10比也是嘿嘿嘿,G92一台也6萬多,R10一台24000,不然就去買SONY的APSC配騰龍70-180 2.8,輕又不大,一支3萬

我用你OM-1一半不到的價格得到有OM-1 75%甚至80%的對焦能力,在價格與自動對焦能力的平衡之下,面對現實吧,M43不會是最佳的選擇,而且高ISO在APSC上就是高M43一檔到3200

OM-1不靠機身AI處理所產生的JPG檔,直接處理RAW可用ISO就現出原形了,全部都用電腦AI處理喔,硬碟要大,ADOBE會生出一個DNG檔(用別套還要買PLUGIN或是多花錢,去換成DXO),然後還要時間去算,這都不算成本嗎?

這次去東京還特地去新宿的O家畫廊晃,裡面有擺支白鏡給你玩,有至少兩台OM-12在那邊
  • 3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