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enny909090 wrote:
感謝大家的建議,因...(恕刪)
那就不用猶豫了,M50 KIT組的15-45mm鏡頭的廣角端15mm已經算廣了
有白色可以選喔,現在網路商城應該是暑假的關係都有優惠,不衝的話就回復原價囉



上面留言的二手商品只有老手才能碰,新手還是買新品公司貨才有保障喔
M50傳送門
Penny909090 wrote:...覺得廣角不夠...
手機用的外掛高畫質廣角鏡也就2丶3k台幣,頂著用應該還可以吧?
看妳的用詞用語,可能連最基本的攝影概念或當代數位器材的現況一點概念都沒有,
這不是隨便買一台相機就可以符合你的”需求”,因為買器材不送技術,也不像手機會
用軟體幫妳”弄到好”;相機不會用可能比手機還慘;
錢可以慢慢存別急著買,買器材是最簡單的部分,錢掏得出來隨時可以買;
爬文不用額外花錢,把妳看得到的所有攝影相關名詞去辜狗至少一次以上,
或是願意花個幾百塊,書店有在賣專門介紹數位相機簡史丶構造丶分類以及粗淺數位影像
原理的書,先挑一本就夠妳學習參考了!即使妳買了相機也該先買一本來看;
假如妳覺得沒必要或太麻煩,然後我回文離題沒有提出easy way out,
那我也沒必要浪費時間自討沒趣佔版面,我會自行刪文就不打擾了!

不問才是笨
"新手先爬文",那是阿呆的走路方式,千萬不要學
因為新手根本連要如何走入攝影這道門都不知道"門"在哪?"路"又會通向哪?
一般從手機轉向相機的新手,基本上沒多少人懂攝影
所以一開口提問時會問出很奇怪的問題,那是好正常的事
大家只曉得"我想要更好的拍照效果"然後就漸漸入坑了
在這前提之下,新手可能連自己要問甚麼都還搞不清楚,但是你自己的需求你自己是會知道的
上文中你提到了"廣角不夠廣"
這便是你的需求了
當下之事,你得趕快去查一下你的手機,它的廣角是多少。
這應該是查的到的,你去查一下
若查不到的話
你就把它當成是24mm或28mm
這個數字是甚麼意思呢?
它代表你在買相機的時候需要往24mm16mm11mm這三個級距的鏡頭去選購
依照你的預算兩萬元,這恐怕是不容易辦到的事
但也不是全然不可能
妳是妹子
所以妹子的話...
Canon M系列的M6最適合妳了
不要去找M50
妳會後悔...
因為我認識的幾個妹子,她們不曉得怎麼搞的,只會來找我借M6去用。
M50的話,頂多只有一開始時拿去玩玩而已,但到了後期她們都只用M6
為何呢?
我好奇地問過了,答案是"不可愛","感覺太大了","自拍不順手"
對於妹子的答案,我覺得很奇怪。
不過我是漢子又不是妹子,所以雖無法認同但多知道一下妹子的心聲,其實也是不錯的經驗。
這有助於我日後撩妹子時所用,因此多多益善,我有多少收多少。
一台M6的價格,單機身是一萬初頭。
若配上一顆鏡頭的話,也絕不會超過二萬
依照妳的需求,我判斷妳大概會需要一顆15-45mm的鏡頭
這一顆妳來用的話,妳能夠把自己拍得很美麗
要廣角有廣角,要望遠有望遠。
這一顆鏡頭除了讓妳自拍與拍人能拍的很有自信美以外,它最主要的功能是能幫助妳練功
15-45mm的鏡頭
15這一端,相當於等效24mm的廣角鏡,拿它來拍廣角,日常的題材若覺得不夠用的話,妳可以來打我
45這一端,能用來小望遠,對於有點想要將其縮進來拍的近景,只要不是打飛鳥和追明星,已經夠了
當妳在15這端不是很廣的廣角之下覺得想要再拍點有震撼力道的壓迫感景物時,這時候妳才需要去買顆真正的超廣角鏡來用
11mm-22mm這一顆是首選但是....我保證你只會在想拍"超廣角"時才會去出動它
平常的時候,妳一定是把它放在防潮箱裡發呆的
它的使用率對你而言,極可能會是"不高的"。
最重要的是,它一顆要價近一萬台幣,我想把一萬塊錢放在防潮箱裡發呆,妳應該不會去想做這種後悔買賣吧!
所以M6加上11-22mm鏡頭的組合,在妳沒閒錢之前就不要去玩了
而45端的小望遠,當妳越拍越覺得它拍的不夠遠的時候。
恭喜妳,妳的攝影功力成長了
這時候的妳,已經曉得該如何去打鳥打街頭上的妹子
此時就是妳該入手55-200mm鏡頭的好時機了,這顆望遠鏡頭的好畫質,用過的都說超值,它很便宜,5000元有機會買到。
當然這是妳後期真正已經入坑了之後才會想去做的買賣。
在此之前一顆可以讓妳去成長的好鏡頭才是妳需要的
"便宜又好畫質且能含小廣及小遠"
當前妳最佳的選擇是Canon EF-M 15-45mm的這顆鏡頭
一台M6再加上這顆鏡頭,水貨價,全新的大約在17000元左右能買到,二手的則更加便宜,約在一萬初頭可得手
這台買二手是可接受的選項,因為M6上市至今也才剛過一年左右,一些想脫手的人,不會把機子的機況搞得太差。
之前我推薦一位妹子去買二手的,快門數4千多,機況不錯,人家跟賣家嗲一聲後,她只花了一萬元就買進來了(公司貨喔!)
換成我這大漢子去買的話...最低大約能喊到13000元吧!
但妳身旁沒我這漢子的跟隨保護,建議妳還是買全新的來用比較妥當。
妳預算緊,買水貨就好了。
最後,根據我身旁那些妹子的經驗談,她們最喜歡的一顆鏡頭是22mm的餅乾鏡。
我為了要多撩一些妹子,沒事在二手市場上若看見有人拋售這顆鏡頭的時候,我有閒錢就會買下。
因為妹子都特別喜歡用它來自拍或去拍人拍食物亂拍一通,簡直是無所不包...
我防潮箱裡有五顆22mm的餅乾鏡,專門等著妹子進我房間來借用。
這是一顆很傳奇的鏡頭,買了不僅不會掉價還能保值且還不斷的在昇值當中,撩妹和投資理財兩相宜,厲害的很。
我認識的妹子們,在自己的攝影功力成長之後,最後幾乎是人手一鏡,沒它沒辦法過活。
有些妹子比較極端一點,她們在聽了其他人的拍攝心得之後,會跳過15-45mm的鏡頭直接入手了22mm的餅乾鏡來用。
雖然她們拍攝技巧普遍是爛得不得了
但是....在吃上這顆22mm的餅乾鏡之後,無論是拍的再爛還是能冒出不少的神作出來。
這是新手拿把神劍之後的必然結果。
尤其是妹子們在聽說了22mm餅乾鏡的便宜價格之後(約4000元),我發覺她們經常就此拋棄了15-45mm鏡,這是一件令人難過的事。
因為15-45mm鏡才是培養出攝影功力的好鏡,它能讓攝影者自己去發現到自己的拍攝習性,在這中間去練得一身功力。
對了,在妳的文中有提到了"銳利度也不高都還是會霧霧的"
我粗估認為妳是在說"油畫感"
那是CMOS微型化後的結果,凡是手機都會這樣啦
手機的CMOS受限於手機緊緻的機身只能選那種超小一片的CMOS來用
它們的身子骨太虛了,內部心臟CMOS太小顆,拍出來的相片,不霧霧的才會有鬼
妳完全不需要懂我在講甚麼鬼CMOS的心臟
妳只要知道,手機的心臟CMOS太小顆,成像效果和畫質永遠都比不上真正的單眼相機即可
因為越大片的CMOS,成像效果和畫質就會越好。
單眼相機內FF等級的全幅的CMOS和手機裡的那一小片小到不行的CMOS,這哪能相提並論啊???
這兩者間的大小比例...很不好講...
不過,妳把自己的手掌給張開,然後想像一下妳的小指頭上的小指甲,放進妳手掌之後的模樣,那就是了
小指甲就是手機的CMOS
妳的手掌就是單眼相機的CMOS
這便是兩者之間的大小比例了,它們是天差地遠的。
而這就是妳會感覺到"銳利度也不高都還是會霧霧的"的源頭來源了。
怎麼去判斷該買1吋DC還是M43還是APS-C!?
這不是這麼簡單如廣告詞說”片幅先決”就解決了,鏡頭體積(與價格)通常與片幅大小
呈正比,預算與體力沒限制的話那挑大的買就對了,
反正要先有器材才可以摸丶才有得學,這誰不知道!?
假如預算有限又要存很久的話,先花點時間去研究一下審慎評估不是更好!?
我器材買了用了快三十年,到現在也不敢講說自己有多懂,科技日新月異不時時吸收
新知誰都一樣會落伍,所以文照爬書照買,下手任何器材前該作的功課一樣沒少,
有說老手就什麼都懂丶不踩地雷丶不審慎評估了嗎?
諷刺的是,通常最用功的大多是老手,深思與研究已是長久以來的習慣,
否則新手也不見得可以走到老手的地步.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