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7

超不愉快的購物經驗,心情很糟!(已解決)

elliot681019 wrote:
報歉說個題外話…先不...(恕刪)


目前3C販售業的生態就這樣。
每個Sales都要背業績的,
所謂的業績並非銷售額而是"毛利"!
故能賣高當然儘量賣高,
畢竟這代表個人績效,甚至工作去留的標準。
現在3C不好賣,競爭激烈眾所周知吧?

如果了解這個生態,那麼該不該做功課?
人家賣高,也要顧客心甘情願掏錢;
被嫌貴是人家的風險。
本來就是願者上鉤。
現在資訊那麼透明,
網拍型號一搜就有看不完的資訊,
連這個都懶那麼問題出在誰?

最好是每個Sales都佛心,
最低價給你外加一堆贈品,
那麼妳很快就看不到這個人了。

消費者意識真的被過度擴張。
行情又怎樣,從商本來就是買低賣高賺利潤承擔風險。
懂的人找門道不懂的被削,天經地義。
開店是開來賺錢又不是開身體健康的。


artjk7 wrote:
為什麼很多人做事情的...(恕刪)

+1
小弟也是買之前做好功課,查好價錢.
買完就不會再比價了....
因為通常只會更便宜~
樓上的各位先進都已經說了很多了, 小弟也曾經是沒做功課的一員, 慢慢的也學習到一些做功課的方法, 這種方法在世界各地都通用啦, 外國人無法溝通不知道, 至少有華人的地方, 商家就會用這種方法來賣東西, 不只3C產品, 任何物品都一樣, 所以大家不厭其煩的說要" 做功課"!!! , 買東西前不做功課, 就不要怪別人了. 功課做到哪, 就花多少錢買. 我也不保證以後買東西會不會被坑. 做足功課, 買後享受 吧. 其他的不用想太多啦......以上個人淺見.
esan729 wrote:
覺得被別人賺走那麼多錢
就要自己先好好檢討有沒有做好功課


silentvoice wrote:
消費者意識真的被過度擴張。
行情又怎樣,從商本來就是買低賣高賺利潤承擔風險。
懂的人找門道不懂的被削,天經地義。
開店是開來賺錢又不是開身體健康的。


這兩位仁兄看起來像是商家上來發言的

樓主沒做足功課是沒錯
際然 survey 了 T90 又因貪小便宜 ( 樓主不否認吧 ) 而聽了店員的話買了別的而被坑
但這不表示店家就可以宰肥羊賺取不合理的利益
消費者不想被坑就像店家不喜歡亂殺價的消費者一樣
開門作生意天經地義這沒問題
但不是這邊被殺價少賺了就從下一個賺回來

若像 silentvoice 說的店家宰肥羊是天經地義肥羊被宰只能自認倒霉

就請大家多捐錢給消基會
讓消基會幫大家鏟除這種爛店家

小弟也被店家坑過
低於行情一成的價錢還可刷卡這擺明了就有鬼
但自己算盤打一打還是跟他買了
後來才知道是在鏡頭上動手腳

消費者想貪店家便宜是門都沒有
這是鐵律
人家做生意不是一年兩年
想不想玩你就看他心情
不想被坑就請你多作點功課
讓你對商品懂的跟他一樣多
這樣你才有能力分辨店家在搞什麼

urico wrote:
為什麼台灣的3c賣場...(恕刪)

因為正當做生意的店家會遇到愛殺價的消費者
久而久之變成不用騙得是賺不到錢的
但是這也是因為以前資訊不發達的時候
店家能賺盡量賺的結果
總之就是現世報
(先有雞?還是先有蛋?)
我還真懷念去日本購物的感覺,通通公定價,雖然沒啥買到便宜的感覺
但是,至少我買東西不會受騙上當
現在真正在台灣正正當賺錢的店家真的不多了
真正是靠服務在賺錢的店家也是真的很少了
至於靠騙術的,看看東森就知道,他們還能在電視上面賣,生意還不錯
我們就可以知道,在台灣,店家評價爛到谷底也是沒差的,生意還不是天天在做
就算是在這邊m01這麼大的論壇裡,把這店家說爛了
到實際的店面去看看,新手依然是新手,北極光這家店依然是人潮滿滿....想當然,進門消費的也永遠都是新手.....
上禮拜去買相機用的GPS......
兩間攤位差不到幾公尺,價差可以有2100和2700的差別。
台灣的消費者很可憐,買東西的時候心機得重一點才不會有被騙的感覺。
thundercat026 wrote:
這兩位仁兄看起來像是...(恕刪)


我應該不算商家,
是原廠跑通路的,
只是認識很多門市人員。

自古至今,
作買賣誰不先了解行情?
誰不先刺探價錢、貨比三家,評估而後動?
有啦,員外、大爺錢多到用不完,
要什麼就什麼不問第二句。
今天你要用大爺式的方法買東西,
就別怪人家把你當大爺削。

Sales不是作慈善事業,
毛利做不到很多就是離職下場;
喊低毛利低喊高難成交,
風險自己在承擔,
我不覺得有何誠信問題。

至於什麼叫合理利潤?
消費者永遠都想佔便宜,
永遠都會殺價,
請你定出個"合理"的標準?
一開始就給到底,哪來空間給消費者殺?

銷售手法百百種,
大家都要討生活。
我最討厭那些自己不survey行情,
買貴了就把
"自己的心情不爽"轉嫁到"商家的誠信問題"。
貴你可以判斷、可以比價,可以觀察可以不買,
買了就不要上來哭么。


thundercat026 wrote:
這兩位仁兄看起來像是...(恕刪)




我何時又變商家...

本人只是名電子業的小業務

我也是每天跟採購話唬爛

老鳥採購我唬不了

不懂行情的採購我多賺一點

商家追求高獲利本來就是天經地義

這是很正常的經濟行為

這位thundercat大大

您會希望待在沒有賺錢的公司工作嗎?

您會希望年終獎金都只有領一點點嗎?

都不要賺錢大家不如去耕田就好了



我來解釋一下...

其實樓主買到的價格並不算"貴到"
因為法律上所謂"顯然不合理的價格"應該是跟原廠報價差距甚遠,而非比較其他特價店家而來

故這台相機原場報價恐怕要比你買的價格還要貴上一兩千以上,
樓主已經算買便宜了,這樣說樓主有舒服一點嗎?
有法律問題歡迎免費詢問唷! smile6746@hotmail.com
  • 17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7)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